第二课认识新伙伴目标要求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系列活动感受积极交往的乐趣,对“好伙伴”的标准形成共识,从而珍惜同学友谊,克服自我封闭的心理,积极培养热情开朗的性格,主动积极与同学、朋友交往。2.能力:培养主动积极与同学、朋友交往和语言表达的能力。3.知识:了解闭锁心理的表现及危害,克服闭锁心理,养成热情开朗的性格有利于自己健康成长,积极在同学中建立新的友谊。教学对象分析刚刚踏人中学校门的七年级学生,需要适应许多新的东西,有时他们会感到陌生和茫然,甚至产生焦虑情绪。尽快地熟悉班集体,认识新同学,积极地进行同学交往是帮助新生去除这种焦虑的好方法。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给大家创造相互认识的机会,使七年级新生交往有一个良好的开端。教学重点、难点如何通过积极的交往在同学中建立友谊。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角色扮演、小组讨论、游戏等。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良好的性格特征第二课时:克服闭锁心理,找到与同学友好相处的金钥匙教学设计思路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良好的性格特征(一)活动导入活动设计:我来说活动目的:通过回顾第一课“我上中学了”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什么是良好的性格特征;通过“阅读与感悟”中《受欢迎的性格特征》一文,引导学生展示自我、表现自我,体验并感悟良好的性格有哪些特征。师:同学们,还记得预习时看到的角色扮演“陈杰与李辉的小故事”吗?有谁来说一说陈杰同学和李辉同学的性格各有哪些不同?谁的性格会更受大家欢迎呢?(老师开门见山提出问题,有利于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直接进入本课主题;老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发言。)师过渡:每个同学都希望自己成为受欢迎的人,在与同学相处中获得好人缘,但在实际生活中却老是事与愿违,为此许多同学感到非常苦恼,却又找不到原因。到底问题出在哪里呢?如果大家认真做完下面的测试,我想测试结果一定对大家有所启发。(二)小测试——我的好伙伴活动目的:学生通过对以往交友经验的回顾与反思,对“好伙伴”形成共识。活动要求:1.每位同学对照教材上“探究园”的词汇内容来描述自己心目中的好伙伴。“我的好伙伴2.现场统计全班同学的选择结果。请一位同学协助按教材第9页的词语顺序进行统计,这位同学就可以把得分较多与得分较少的词语及分数分类写在黑板上,让学生一目了然。教师过渡面对这样一个结果,它又能说明什么问题呢?请大家带着这个疑问继续思考并阅读教材第16页的美文《受欢迎的性格特征》。(老师要注意启发引导学生,联系测试结果进行对照认识,通过学生自己思考、感悟去获知明理。)4.请同学们发表自己的高见。(老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大胆发言,并适时、恰当地给予鼓励。)教师归纳、过渡:正如大家所说,具有热情、活泼、善良、宽容、快乐等良好性格的人往往更受人欢迎。反之,自私、小气、不诚实等不良性格的人往往使人感到厌恶。但在生活中,十全十美的人是没有的。每个人身上往往既有某种性格的优点,也有某种性格的缺点要想成为受大家欢迎的人就要找出自己性格中的不足之处,取他人所长,补己之短。教师讲解:由此可见,人际交往是双向性的。同学们,你们是向对方竖起屏障,还是开启心窗呢?相信大家对这个道理不官而喻。也许有同学会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诚然,要养成良好的性格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可是,把人的性格说成是难以改变,这是否有点太绝对化了。事实上,人的性格是可以培养和塑造的。培根说得好:“人是自己性格的设计师和创造师。”只要你下定决心做一件事情,就没有做不到的。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嘛!教师归纳:萧伯纳说得好:“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仍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就有了两种思想。”让我们敞开心灵之门,接受外面的阳光雨露,远离孤独和忧郁,用热情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相信大家会拥有更多的伙伴和朋友。(五)课后延伸:制作“我的名片”(不要求固定格式,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性格、爱好制作名片,大小、形式不限。准备下一节课进行交流。)归纳小结师:让我们敞开心灵之门,接受外面的阳光雨露,远离孤独和抑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