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夏感的》教案新人教版教学重点、难点1.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2.感受文章的语言魅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二、听读课文,整体感知请一位朗读水平较高的同学朗读课文,其他同学做两件事:1.认真听读,以字词,句读,情感三方面为评判标准,点评朗读;2.概括每段段意。•夏天总体特点•夏天的自然景物•夏天的色彩•夏天的旋律•对夏天的情感态度三.研读课文了解了文章的大致内容,下面,我们一起走进第一自然段,看看作者是怎样概括北方夏天的特点的?1.齐读第一自然段,多媒体显示问题:•第一自然段中哪几个词写出了夏天的特点?•从全文看,第一自然段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紧张,热烈,急促(板书)•总领全文。由此,分析文章结构是总——分——总。2.指明学生朗读第二自然段,多媒体显示问题:•本段选择了哪些富有特征性季节性的自然景观?•第二自然段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提示:找出本段中心句)•第二自然段中,夏天是突然到来的?还是有个过程?请找出相关的词语。•学生回答:草,树,蝉,阳光,远处的山,天上的云,麦浪。•出示相对应自然景物图片,让学生形象感知具有特征性季节性的景物•师引导学生研读本段写法(对比手法,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3.朗读第三自然段,多媒体显示问题:第二自然段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写出了夏天缓缓而来的过程,那么第三自然段又是如何描绘夏天的色彩呢?演示一组农作物图片:高粱——赤红,玉米——金黄。让学生对夏天的色彩有直观的感觉。•师引导学生仿照第二段的方法,研读本段写法(对比手法,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4.朗读第四自然段(要求读出“紧张急促”的感觉)多媒体显示问题:•第二、三自然段写的是夏天的自然景物,夏天还应该有人的活动,在第四自然段中,作者为我们展现了一派农忙景象。想一想,他们是怎么忙的?忙到什么程度?文字表达上有什么特点?•收割麦子,为秋苗浇水,追肥。•师引导学生研读本段写法(短句的使用,偶句,反复等修辞手法)5.在作者笔下,夏天是如此的热烈、紧张、急促,那么作者对夏天是什么样的感情呢?请看第五段。试分析写法。热爱,赞美对比,欲扬先抑手法师:赞美夏天,其实是在赞美夏天里辛苦劳作的人们。记得小时候学过一首古诗,描绘的是烈日当空的正午时分,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挥汗如雨地劳作……同学们,告诉老师,是哪一首诗(李绅《悯农》),学生齐背,感受农民的辛劳,对农民的尊重。四.比较阅读:正如作者所说,“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有闲情逸致的人”不喜欢夏天“紧张的旋律”,阅读下面这首诗,说说与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山亭夏日(唐)高骈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这首唐诗描绘了一幅情调清和的夏日图画,表现诗人悠闲自在的闲适情趣、而课文抒发的是对夏天充满“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的赞美,和对那些在夏日里分外繁忙的农人的讴歌,表达作者对这种充满激情的火热生活的向往。五.课堂小结六、作业:课外阅读峻青的《海滨仲夏夜》。要求:1.注意写景方法2.体味作者感情七.板书设计:夏感梁衡•紧张急促热烈•自然景物普通劳动者•热爱赞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