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两个宝教学目标1.认识10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和3个基本笔画。2.背诵儿歌,知道双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个宝,培养手脑并用的习惯3.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教学重点:学习5个生字和3个基本笔画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手脑并用的重要性。教学准备1.挂图2.象形字演变的卡片或者课件3.画有虚宫格的小黑板4.词语卡片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流程备注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复习前一课学习的生字及古诗背诵2.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二课,“人有两个宝”,看到这样的课题,大家想到了什么?你又想通过学习知道什么呢?生:……(二)学习儿歌1.学生看儿歌,找出你会读的句子读给大家听2.教师总结纠正,并范读3.领读4.分小组读儿歌,记儿歌,试着把它背一背,看哪个小组记得最快5.师:这首儿歌是根据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爷爷的《手脑相长歌》改编的,通过学习它,你明白了什么呢?(手脑并用的道理)6.游戏:争做小老师教师出示10个二类生字,学生抢答,并领大家读一读(三)学习生字用心爱心专心11.师:其实我们的身体还有很多的宝贝,有了它们我们才能正常的生活,下面同学们看一看这幅图,(出示挂图)看图再看一看图上的字所对应的器官,你能读出哪些呢?2.认读生字,“口、耳、目、人、足”3.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五个生字其实就是由它们对应的器官演变而来的。你们相信吗?(看课件,指出象形字的演变)4.看书中的图秉,介绍象形子的演变由来5.对比学习“口”和“目”●读生字●这两个字中有一个相同的笔画“横折”●观察两个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口”字的位置(“竖”在左一线上从上一线起笔到下一线收笔,稍向内侧倾斜;“横折”在“竖”的起笔处起笔,稍向上倾斜,到右一线处折笔,向下写到下一线处收笔,稍向内侧倾斜;“横”从“竖”的收笔处起笔,到“横折”;的收笔处收笔)●学生练习写“口”●小组讨论学习“目”●说一说各小组是如何学习的●引导学生总结出“先进人后封门”的笔顺规则(四)作业把今天学习的儿歌背给爸爸妈妈听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背诵儿歌2.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笔画“横折”和生字“口”、“目”的写法,谁能按笔画顺序说一说这两个字的写法(数笔画),今天我们来学习另外的三个生字。(二)继续学习生字“耳”1.观看演变过程用心爱心专心22.小组自主学习该字3.提问:你是如何记这个字的?这个字有哪些笔画?笔顺是怎样的?这个字在虚宫格中的位置4.学生练习“人”1.观看演变过程2.学习新笔画“撇”“捺”3.指导学生观察“人”字的位置(“人”呈正三角形,撇在上二线起笔,向左下方行笔,到下二线稍上方收笔,捺在上一线和撇交叉处起笔,向右下方行笔,到下二线收笔,注意撇稍高,捺稍低)4.学生练习,教师指导“足”1.观察演变过程2.教师引导学生一同观察位置3.教师示范4.学生练习(三)游戏:抢果实秋天到了,树上结满了丰收的果实,谁能先摘到它们呢?(每个果实上都写有生字词)游戏规则:将全班同学分组,学生举手抢“收”,读出果实上的生字词,每读对一个为小组加一个果实。“果实”:口、耳、目、人、足、耳目、手足、一双手、三口人,两个、和好。(四)综合实践·讨论师:我们知道人体的这些器官都是缺一不可的;那么究竟我们的这些器官都有什么用途,我们又应该怎样保护它们呢?分组讨论一一把我们的班级看成一个人,把全班同学分成“口、耳、目、手、足”五组,分别说自己的用途和如何保护,其它组可以做补充。(比赛打分)情感教育一一个人不能缺少任何器官,一个班级也是如此;只有我们每一个人团结合作、互相爱护才能让我们的集体更加美好!(五)作业用心爱心专心3和爸爸妈妈一起保护我们的身体,爱护我们的生命!用心爱心专心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