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低年级学生课堂倾听习惯的几点体会【内容摘要】本文在对低年级学生课堂倾听习惯分析的基础上,从四个方面谈了培养低年级学生课堂倾听习惯的体会:一、外显倾听感受,用心倾听;二、细化倾听要求,静心倾听;三、教给倾听方法,耐心倾听;四、彰显倾听榜样,虚心倾听。【关键词】低年级学生课堂倾听习惯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表现欲望强,总认为自己说的都是对的,在倾听别人发言方面明显存在着不足,特别是当某个学生发言时,其他学生往往是两手东摸西摸,或是转过头去看着别人,请他说说听到了什么,他根本就回答不上,似乎别人的回答和他没有关系,他们喜欢自己发言,而不注意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其实倾听是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参与学习的过程,也是人与人交往中体现出一个人良好修养的重要标志。正确的倾听习惯有助于提高学生听课的效率,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与信息。俗话说善听者往往也善思,小学生养成善听的好习惯尤为重要。倾听是一种习惯,倾听是一种礼貌,倾听更是一门艺术,学生的倾听习惯需要教师用心培养。一、外显倾听感受,用心倾听1、手势、身体动作和脸部表情是最能反映一个学生是否在倾听。课堂教学中,我对学生倾听的姿势(手势、身体动作和脸部表情等)给予认真指导。如:听同学发言时,要求学生眼睛看着书本或者老师出示的多媒体课件,不看同学的脸,做到神情专一。如果同学的回答与自己的思考相一致,则以微笑、微微点头表示认可与赞同。如果不一致,则举手说说自己的想法。不光这样,我还引导学生有意识的用自己的表情、动作去理解、感受课文。2、运用儿歌组织教学。低年级小学生好动,注意力保持时间短,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有效的组织课堂教学。儿童喜欢诵唱儿歌,教学时可自编儿歌激发学生兴趣、组织教学。如:课前铃声一响,学生回班就说:“上课了,快坐好,仔细听、动脑想。”为班级学生马上进入学习状态,认真倾听老师讲课做了铺垫。3、多种感官参与。单一的听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让学生用眼观察,用手操作,用口说理,用脑思考,多种感官参与学习,防止听觉疲劳,提高学习效率。课中,也可让学生做做课间操,放松放松一下。课间操“请你跟我这样做,我就跟你这样做,左左右右,上上下下,前前后后,拍拍手,伸伸手,打打肩,左点头,右点头,上点头,下点头,弯弯腰,点点头,坐坐好。”“一、二、三,静下来。三、二、一,坐坐好。小耳朵,仔细听。小眼睛,仔细看。”……以上都是学生做好倾听的前奏曲,只有学习习惯好了,那么倾听习惯的养成就水到渠成了。二、细化倾听要求,静心倾听我们一直要求孩子要认真倾听,可到底怎样才算认真倾听呢?教师应该给孩子一个具体的、可操作的、细化的倾听要求。在《改善教师教学行为——让学生学会倾听》一文中,有一观点“学会倾听要做到五心”,让我获益不少。即倾听时做到:一要专心,无论是听教师讲课还是听同学发言,都要听清发言者的每一句话,脑子里不要想其他事;二要耐心,不随便插嘴,要听完别人的话,才发表自己的意见;三要细心,当别人发言有错时,要建立在他人发言的基础上,提出新颖的想法;四要虚心,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要能虚心接受,边听边修正自己的观点;五要用心,在听取别人意见时不能盲从,要有选择的接受,做到说、听、思并重,相互促进。我们只有对倾听的要求进行了细化,学生才能静心倾听。课堂教学中,学生能静下心来倾听是非常重要的,学生静心倾听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体验、理解的过程,还是一个想象的过程。因此,课堂上我们一定要细化倾听的要求,让学生养成静心倾听的好习惯。三、教给倾听方法,耐心倾听1、奖励倾听在给学生们上的第一堂语文课上,我“一不小心”说错了一个词,坐在第二排的一个女孩又轻又急切地说“老师错了!”正是这句话给了我一个良好的机会。当我把一可爱的印章印在她的书上时,全班同学都表现出无比的惊讶和羡慕。于是,我告诉这群孩子:倾听是最好的学习方式之一。我把一个大大的“听”字写在了黑板上,学生们惊叹“好大的听字!”是的,我要把这个大大的“听”字写进孩子们的心中。在教学中,教师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