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曲课题月光曲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自学生字新词,积累9个词语,能辨别“券、卷、恬、括”的字形。2.能展开想象并用对话形式,为课文续写一段话。3.背诵课文中描绘的《月光曲》的情景。过程与方法:阅读、理解、感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贝多芬在整个事件中的情感变化,感受他同情穷苦人的情操。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体会“幽静、清幽、恬静”的用法,难点:能展开想象并用对话形式,为课文续写一段话教学媒体投影、录音机课前学生准备音乐磁带、收集人物生平教学流程一、引入课文1.听音乐《月光曲》,想象一下这是这样的一种情景。2.介绍贝多芬3.板书:月光曲二、初读课文1.提出不认识的字词。谱写、纯熟、水天相接、微波粼粼恬静、陶醉2.快速浏览课文,把《月光曲》中描绘的情景找出来。用“﹏”划出来。3.朗读课文,注意盲姑娘的感情变化。(悲伤----激动----陶醉。)三、分析课文1.传说是什么意思?这里写的传说是指什么?2.这个传说是怎样的?3.反馈:出示:课文第9节有关语句。(1)自由读读,想一想根据月亮和海浪的变化,它为我们描绘了几个画面?(2)欣赏朗读。画面一: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画面二: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画面三:忽然,海面上刮起大风,卷起了句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岸边涌过来。(3)个别读,配乐朗读。(4)小结这些景象真的在茅屋外发生了吗?(不,是联想)用心爱心专心1谁的联想?(皮鞋匠和妹妹的)过渡:这首曲子是如何创造出来的呢?是什么给了他创作的灵感呢?这还得从一个动人的故事讲起。1.讲故事,看片段,老师讲解。2.从兄妹俩对话中你体会出什么吗?3.贝多芬弹几首曲子,为什么姑娘一听就说“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可以看出贝多芬先生是怎样的人?板书:同情穷人热爱人民4.再次描写《月光曲》的情景,再一次感受音乐家的动人的情怀。引读“一阵风-----波涛汹涌的大海”5.体会:你心中的月光曲在琴声的描绘中是怎样的一种情景?理解:清幽、恬静并造句。6.读最后一节,最后一节写什么?四、拓展贝多芬走后忙姑娘和他的哥哥会说些什么?五、总结板书设计月光曲同情穷人贝多芬热爱人民教学效果的反馈设计两个说话练习:一是贝多芬听到穷兄妹的对话,他想:于是,他推们轻轻地走进去。二是贝多芬走后,兄妹俩从美妙的琴声中清醒,他们会说什么?目的是让学生体会贝多芬同情穷人、热爱人民的品质。课文的主要内容,指导学生根据板书概括,降低了概括的难度。用心爱心专心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