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空城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生词。2.通过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3.初步了解《三国演义》及诸葛亮这一光辉人物形象,加深对“智慧”的理解。过程与方法:运用工具书,学习生字、词。通过阅读关键语句,感悟诸葛亮过人的智慧和胆量。初步了解《三国演义》及其中的的主要人物。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遇事冷静、机智灵活的思维方式。培养学声积极思索,勇于创新的精神。教学重点:了解课文内容,弄清“空城计”是怎么一回事。教学难点:感悟诸葛亮这一光辉历史人物及作者表现人物形象的方法。教具:录像教学方法:抓住课文重点语句,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充分理解感悟文本。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历史上有一段三国鼎立的时期吗?谁来介绍你最拜的三国人物。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表现人物超常智慧、胆识的课文,《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的《空城计》。3.初读课文,认读生字二、自读自悟,小组交流1.同组每人一自然段轮读,互相检查。2.想想:课文讲了什么事/按什么顺序写?在不懂的地方划上记号。3.小组交流自己的看法。汇报,你们读懂了什么?汇报要点:(1)课文主要内容(2)课文的叙述顺序。(起因—经过—结果—揭秘)(3)重要词语的含义。(4)对人物的初步评价。(诸葛亮遇事冷静,有胆有谋;司马懿谨慎)4.提出不懂问题,在深入学习中解决。5.小结三、深入读书,讨论交流1.出示阅读要求(1)诸葛亮是在什么情况下想到用计的?(2)“空成计“具体是怎么回事?(3)结果如何?1(4)诸葛亮是怎样想到用此计的?2.围绕“阅读要求”,默读课文。找到相关段落和重点语句,小组交流。四、识记生字,抄写生词。24.空城计第二课时教学流程:一、明确教学目标这节课我们继续深入学习课文,认识诸葛亮这一人物形象,感悟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二、交流讨论1.具体分析空城计实施的过程,见识诸葛亮过人的胆识和智慧。2.围绕“阅读要求”,弄清实施过程。(1)诸葛亮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想到用计的?(2)空城计究竟是怎么回事?①找相关段落,认真默读。②学生表演诸葛亮“吩咐”部下的情节和吩咐后自己的举动,体会诸葛亮临危不乱、处变不惊、遇事冷静的形象特征。(3)结果如何。(4)诸葛亮怎么想到用此计的?三、演一演,展示故事情节1.分角色读2.表演相关情节。四、评析人物1.故事中的人物,你对他们有怎样的评价?2.总结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作者主要运用了神态、语言、动作描写的方法,表现了诸葛亮面对强敌,处变不惊的光辉形象。五、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六、拓展阅读空城计只是“三十六计”中的一计,你还知道哪些?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