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平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二月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中国本身还具有任何一个……帝国都无法与它相比的一种内聚性。……这种内聚性……从数千年前中国文明的早期阶段就有了。”导致这种“内聚性”形成的因素是①小农经济②商品经济③中央集权④儒家思想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化繁为简是图示法教学的一大特点。”下列是有关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方式示意图,推断空缺方框中最可能是A.分封制B.个体农耕C.集体劳作D.自然经济3.春秋战国是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重要转型时期。下列对该时期经济发展特点的正确叙述包括①小农经济逐步形成②土地所有制发生根本变化③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④官府垄断商业的局面被打破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4.2014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的“家风是什么”节目反应强烈。传统中的“忠孝传家”、“耕读传家”是家风的重要内容。下列关于“忠孝”、“耕读”观念形成原因的表述,错误的是A.“忠”与世袭制紧密相关B.“孝”与宗法制紧密相关C.“耕”与农本思想紧密相关D.“读”与科举制紧密相关5.史学家万明指出:“晚明时期,世界经济正处于融为一体的进程中。由于中国社会内部发生的变化,白银货币化产生了巨大的社会需求,市场经济萌发并以前所未有的发展趋势极大地扩展,不仅拉动了外银流入,而且使中国由此主动走向了世界。”这说明这一时期①商品货币经济拉动白银流入②有利于中国向近代社会的转型③“海禁”政策被废止④中国与世界市场联系逐渐密切A.①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6.北京的《(山西)颜料行会馆碑记》中写道:“诸货之有行也,所以为收发客装,诸行之有会馆也,所以为论评市价。”这说明A.会馆是新兴的商业中心B.会馆是商业贸易的主要集散地C.会馆是管理商贸的机构D.会馆是商人储运和交际的场所7.下图反映了近代以来资本主义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历程。以下对这一历程的解读不正确的是1A.都是工业革命推动的结果B.都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的阶段特征C.都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逐步调整D工业化和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8.维多利亚女王(1837~1901年在位)为大英帝国的君主,慈禧太后(1861~1908年垂帘听政)则是大清国的实际统治者,两人的统治时间交叠达四十余年之久,这一期间A.英国完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无可争议的工业霸主B.大清帝国开始了现代化的进程,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C.英国君主立宪制度日臻完善,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政治制度之一D.大清帝国镇压了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维护了国家的团结和稳定9.人口的流动往往和经济发展及社会变迁息息相关,下表是部分地区占世界总人口比例变化表(%),下列对变化原因的分析符合史实的是欧洲美国和加拿大非洲1750年19.20.113.11850年22.72.38.11900年24.95.17.4①欧美国家的近代化有利于人口的增长②新交通工具促进了人口迁移③欧美新增人口主要来自于非洲移民④殖民屠戮和黑奴贸易,使非洲人口大量流失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0.某学校举办一系列学术活动,邀请一些专家学者来校讲座。讲座的题目包括:《变革世界的引擎》《哭泣的泰晤士河》《天朝上国美梦的破灭》等。通过以上信息可以判断这次学术活动的主题是A.“光荣革命”B.工业革命C.日不落帝国的崛起与衰落D.危机中的帝国11.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它对中国最主要的影响是A.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B.自然经济迅速崩溃C.近代化进程开始启动D.农民起义风起云涌12.1895年,身为状元的张謇开始筹办纱厂,他称自己投身实业是“捐弃抽恃,舍身喂虎”。这反映出张謇A.毅然冲破视商为末业的传统观念B.决心投入激烈的民族工商业竞争C.预见到国内工商业发展前景暗淡D.具有以追求利润为目的的冒险精神13.假如你是一位解放前的民族资本家,那么,你的经历可能有①甲午中日战争后,创办了一家纺织企业,发展较快②一战期间,企业发展势头强劲,利润丰厚③日军全面侵华时期,企业内迁④解放战争时期,因多种原因,企业最终倒闭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