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考纲2007年考纲(新课程标准)常见元素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与元素性质递变关系。重点掌握典型金属和典型非金属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与其性质的关系。了解其他常见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三)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1.ⅠA和ⅡA族元素--典型的金属(1)了解金属钠的物理性质,掌握钠和镁化学性质。(2)从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理解ⅠA、ⅡA族元素(单质、化合物)的相似性和递变性。(3)以氢氧化钠为例,了解重要的碱的性质和用途。了解钠的重要化合物。4.其他常见的金属(如:Fe、Al)(1)了解金属的通性,金属冶炼的一般原理。初步了解金属的回收和资源保护。(2)掌握Fe和Al的化学性质。(3)掌握常见金属的活动顺序。(4)以Fe(Ⅱ)、Fe(Ⅲ)的相互转化为例,了解变价金属元素的氧化还原性。(5)了解铝的重要化合物。(6)初步了解合金的概念。5.了解在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无机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6.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1.常见金属元素(如Na、Al、Fe、Cu等)(1)了解常见金属的活动顺序(2)了解常见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3)了解合金的概念及其重要应用2.卤族元素--典型的非金属(1)以氯为例,了解卤族元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从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理解卤族元素(单质、化合物)的相似性和递变性。(3)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了解几种重要的含卤素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3.其他常见的非金属元素(如:H,O,S,N,P,C,Si)(1)了解这些元素的单质及某些氧化物、氢化物的性质。(2)以Na2O2为例,了解过氧化物的性质。(3)掌握硫酸、硝酸的化学性质。(4)以硫酸为列,了解化工生产化学反应原理的确定。初步了解原料与能源的合2、常见非金属元素(如H、C、N、O、Si、S、Cl等)(1)了解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主要性质及应用(2)了解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重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3)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减少了对P的要求。07高考26题(12分)涉及了羟基磷灰石、磷酸等四种含磷物质。该题是以钙和磷的化合物为主体。)理利用、"三废处理"与环境保护以及生产过程中的综合经济效益问题。(5)了解常见盐类的性质和用途。(6)了解常见化肥的基本性质。(7)了解硫、氮、碳的氧化物对大气的污染及其防止。(8)初步了解氟氯烃、含磷洗涤剂及二氧化硅粉尘对环境及人类健康的影响。(9)初步了解一些生活用水的净化及污水处理的基本原理。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