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过冬》教学目标:1、了解小蚂蚁、啄木鸟、黄莺、燕子。青蛙等小动物是怎样过冬的。2、学会本课的12个生字,认识青字旁,理解:“四周、静悄悄、忽然、声音、消灭、青蛙、冬眠、准备、粮食”等词语的意思。3、学会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招呼、发问、回答的不同语气。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静悄悄的”句式写话。知道小动物不同的过冬方式。难点:说说小动物是怎样过冬的;能够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静悄悄的”句式写话。“忽、悄”是字音难点,正确理解“冬眠”的意思。教学准备:投影片,投影仪、课文磁带、录音机、生字卡片。教学时间:3课时第1课时一、课时目标: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哪些动物的过冬方式。2、初步学会12个生字,做到能读能写,认识青字旁,理解“四周、静悄悄、害虫、声音、消灭”等词的意思。3、初步了解冬天的特征,能用“冬天到了,树林里变了样()()。”来写话。二、教学过程:1.启发谈话,揭示课题。天气越来越冷,小朋友生活有什么变化?(可以引导学生说衣服增多了,睡觉时间变长等。)我们人类都穿上了保暖的棉衣,那么森林里的小动物是怎么过冬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知识童话故事第33课(动物过冬),它将告诉我们动物是怎么过冬的。(齐读课文)2.初读裸文,自学生字(1)听录音,边听边思考:课文中讲了哪些小动物的过冬方式?用“——”划出来。指名:先按句式分别说说:课文讲到了()过冬的故事。”再概括他说:“课文主要讲()、()、()和()过冬的故事。(2)自学课文、生字。①轻声读一读课文,碰到生字多读几遍。②划出带生字的词语,想一想在课文中的意思。③记一记生字的字形。④数一数课文有几个自然段。3.检查自学情况。(1)抽读生字卡片。(2)你用什么方法记住字形?(加偏旁、换偏旁……)重点指导识记:“周”是半包围结构,里面是“土”和“口”。“静”认识“青”字旁。(3)抽读词语。重点理解:“害虫”指的是对人类、树木有害的昆虫,与它相反的词语是益虫。“声音”:课文中指什么声音?是怎么样的?(指啄木鸟发出“笃、笃。笃”的声音。)1联系上下文理解“消灭”。课文中消灭什么?“忽然”(4)分段指名读课文,及时正音。4、学习第一节。(1)从课文题目我们就可以知道文章是写冬天。自由读第1段,用“~~”划出写冬天气候特征的句子。指名读,思考,从这句话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是冬天?理解“四周”“静悄悄”、“满地”这三个词。(2)学习用“冬天到了,树林变了样,……”的说法,说说冬天的其他景物。(3)冬天到了,四周静悄悄的,森林为什么会那么安静,齐读第3句。朋友们指的是谁?(4)齐读全段,学习用课文中的句子说说段落大意:这一节只要写了小蚂蚁看见冬天___。(5)小节过渡:朋友们到底去哪儿了呢,他们干什么去了,这个问题我们下一堂课再学习。5.巩固练习。(1)开火车认读生字。(2)齐读词语卡片。(3)完成书上练习2比一比,再组词。6.指导书写。重点指导:周:注意“横折钩”的折要写直,里面“上”和“口”不宜大小。与“同”比较忽:上下要相差不多。勿取之于“物”挖:注意最后一笔”横折弯钩“横短,弯长。7.作业:生字各写3个。第2课时一、课时目标:1、了解小蚂蚁。啄木鸟、黄莺。燕子。青蛙等小动物的过冬方式。2、理解”忽然、冬眠、准备、粮食”等词语的意思。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二、教学过程:1.复习、巩固(1)抽读生字卡片。(2)完成课堂作业第2题。(3)抽读词语卡片,完成《课堂作业》第2题。(4)指名读第1自然段。2.学习第2段。(1)我们通过第1段的学习知道冬天到了,树林里变了样,四周静悄悄的。那么小动物都到哪儿去了呢?他们又是怎样过冬的?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2)抽动复合投影片,图上画了什么?(小蚂蚁看到一只啄木鸟在捉虫。)书上哪一段是写这部分内容的,指名读第2段。联系上下文理解“忽然”。小蚂蚁遇见了谁?数一数他们进行了几次对话?(两次)(3)自由读第2段,想一想:每次对话都告诉了我们些什么?(冬天,燕子、黄莺到南方去过冬,明年春天再回来。啄木鸟不怕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