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高一上物理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在平直公路上,一辆汽车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经过4s停止运动.最后1s汽车的位移大小是2m,则刹车后的第1s汽车位移大小为A.14mB.10mC.8mD.6m2、利用传感器与计算机结合,可以自动做出物体运动的图象.某同学在一次实验中得到运动小车的速度一时间图象如图所示,由此图象可知()A.小车做曲线运动B.8s时的加速度大于4s时的加速度C.6.5末小车距离出发点最远D.小车前5s内的平均速度比后5s内的大3、为了方便测出人的反应时间,某研究小组同学用一把直尺制作了“反应时间测量尺”,其使用方法为:甲同学捏住测量尺上端使其保持竖直,零刻度线位于乙同学的两指之间。当乙看见甲释放测量尺时,立即用手指捏住尺子,根据乙手指所在测量尺的位置,直接读出反应时间t,若不计空气阻力,下列有关“反应时间测量尺”说法正确的是A.该测量尺下落的距离h与t2成正比B.该测量尺下落的距离h与t成正比C.A标度比B标度更合理D.用钢尺和木尺制成的测量尺刻度不同4、关于力和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B.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C.力是物体发生位移的原因D.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将逐渐停止运动5、如图所示,人在水平地面做快速“下蹲”运动,设人的重力为G,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人对地面的压力一直大于GB.地面对人的支持力一直等于GC.人对地面的压力先小于G,后大于GD.人对地面的压力先大于G,后小于G6、如图所示,小船速度大小为v1,方向与上游河岸成θ角,从A处过河,正好到达正对岸的B处。现水流速度变大少许,要使小船过河也正好到达正对岸的B处,下列方法中可行的有()A.保持v1不变,同时增大θ角B.保持v1不变,同时减小θ角C.保持θ角不变,增大v1大小D.增大θ角,减小v1大小7、如图所示,一小球自空中自由落下,与正下方的直立轻质弹簧接触,直至速度为零的过程中,关于小球运动状态的下列几种描述中,正确的是()A.接触后,速度为零的地方就是弹簧被压缩最大之处B.接触后,小球速度最大的地方就是加速度等于零的地方C.接触后,小球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其速度先增加后减小直到为零D.接触后,小球做减速运动,加速度的绝对值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小,最后等于零8、已知一质量m=1kg的物体在倾角α=37°的固定斜面上恰能匀速下滑,当对该物体施加一个沿斜面向上的推力F时,物体恰能匀速上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g取10m/s2,sin37°=0.6,cos37°=0.8)A.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75B.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C.推力F=10ND.推力F=12N9、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物块ABC,∠ABC=α,AB边靠在竖直墙上,F是垂直于斜面BC的推力,物块静止不动,重力加速度为g.则A.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mgB.竖直墙对物块的弹力大小为FcosαC.物块受到的摩擦力与弹力的合力,与F等大反向D.物块受到的弹力与F的合力方向竖直向下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四种基本相互作用有可能是某种相互作用的不同表现方式B.弹力、摩擦力都属于电磁力,而重力属于万有引力C.物体的重心就是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D.运动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总与其运动方向相反二、实验题11、(4分)某同学利用钢球的平抛运动测定当地重力加速度。用已检查好的游标卡尺测量出钢球的直径为d。(1)如图所示,将光电门固定在桌子边缘,测量桌面离地高度为H;钢球通过光电门的挡光时间为Δt,抛出后落地点到桌子边缘的水平距离为x。请写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