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高一上物理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根据速度定义式xvt,当t极短时,xvt就可以表示物体在该时刻的瞬时速度,由此可知,当t极短时,vat当就可以表示物体在该时刻的瞬时加速度。上面用到的物理方法分别是()A.控制变量法微元法B.假设法等效法C.微元法类比法D.极限法类比法2、如图所示是A、B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沿相同的方向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由图象可知A.A比B早出发5sB.第15s末A、B速度相等C.前15s内A的位移比B的位移大50mD.第20s末A、B位移之差为25m3、一质点沿x轴正方向做直线运动,通过坐标原点时开始计时,其xt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质点的初速度大小为4/msC.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22/msD.质点在第1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6/ms4、如图所示,B和C是一组塔轮,即B和C半径不同,但固定在同一转动轴上,其半径之比为RB:RC=3:2,A轮的半径大小与C轮相同,它与B轮紧靠在一起,当A轮绕过其中心竖直轴转动时,由于摩擦作用,B轮也随之无滑动地转动起来。a、b、c分别为三轮边缘的三个点,则a、b、c三点在运动过程中的()A.线速度大小之比为3:2:2B.角速度大小之比为3:3:2C.转速大小之比为2:3:2D.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9:6:45、在探究超重和失重的规律时,某体重为G的同学站在压力传感器上完成一次下蹲动作。传感器和计算机相连,经计算机处理后得到的压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可能是图中的()A.B.C.D.6、如图所示,在一次救灾工作中,一架沿水平直线飞行的直升机,用悬索救起伤员.直升机和伤员以相同水平速度匀速运动的同时,悬索将伤员吊起,在某一段时间内,二者之间的距离l与时间t的关系为2(lHbt式中l表示伤员到直升起的距离,H表示开始计时时伤员与直升机的距离,b是一常数,t表示伤员上升的时间),不计伤员和绳索受到的空气阻力.这段时间内从地面上观察,下面判断正确的是()A.悬索始终保持竖直B.伤员做匀变速直线运动C.伤员做匀变速曲线运动D.伤员的加速度大小、方向均不变7、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体始终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其上有一斜劈A,A的上表面水平且放有一斜劈B,B的上表面上有一物块C,A、B、C一起沿斜面匀加速下滑。已知A、B、C的质量均为m,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间摩擦力为零B.A加速度大小为gcosθC.C只受两个力作用D.斜面体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8、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沿直线运动的小车上有一个固定的水平横杆,横杆左端悬挂着小球A,小车底板右端放置着物块B,A、B均相对车厢静止,物块B通过一轻质弹簧与竖杆相连,已知小球A的质量mA=0.2kg.悬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a=370,物块B的质量mB=0.4kg,物块B与车厢底板间无摩擦,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100N/m,(g=10m/s2,sin370=0.6,cos370=0.8).下列判断中可能正确的是A.弹簧处于伸长状态B.弹簧处于压缩状态C.弹簧的形变量为2.4cmD.弹簧的形变量为3.0cm9、下列关于曲线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为零时一定做曲线运动B.物体在一恒力作用下可能做曲线运动C.曲线运动可能是匀变速运动D.物体只有受到方向时刻变化的力的作用才可能做曲线运动10、一辆汽车以20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遇突发情况后,司机紧急刹车使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已知汽车速度在1s内减小了8m/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汽车在减速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8m/s2B.在减速行驶的全过程中,汽车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0m/sC.汽车刹车后,在3s内滑行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