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博拉出血热知识培训埃博拉出血热相关病例就诊指引〔第一页,共五十六页。前言为进一步做好埃博拉出血热医疗救治应对工作,我委组织制定了?埃博拉出血热相关病例就诊指引〔2022年第一版〕?等五个指引,并印发给各地卫生计生局〔委〕。要求各地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加强医务人员培训,切实提高定点医院埃博拉出血热诊疗能力和基层医疗机构识别、处置能力;各定点医院参照指引,进一步完善工作流程和诊疗指引,做好医疗救治相关物资准备,组建充足、精干医疗队伍,确保埃博拉病例转运、诊断和治疗过程的平安。基层医疗机构提高意识,制定工作流程,做好发热病人的预检分诊工作,特别非洲人群相对集中居住地区的社区卫生效劳中心、诊所等医疗机构,对就诊的发热患者要主动询问流行病学史,发现可疑病例及时转诊。第二页,共五十六页。埃博拉出血热相关病例就诊指引〔2022年第一版〕一、根本要求1、严格门急诊的筛查和监测,把住医院大门。2、针对发热病人做好预检分诊工作。临床医师应根据病人临床病症和流行病学史进行排查,对留观、疑似和确诊病例按照规定报告和转运。3、应建立埃博拉出血热相关病例排查诊疗专区。医务人员相对固定,掌握相关诊断标准,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相关知识和技术,做好个人防护。4、医务人员应当在标准预防的根底上采取接触隔离及飞沫隔离措施。进出隔离病房的人员遵循伙伴原那么进行相互检查、相互监督。第三页,共五十六页。5、医疗机构应当严格遵循?医疗机构消毒技术标准?〔WS/T367-2022〕的要求,做好诊疗器械、物体外表、地面等的清洁与消毒。6、留观、疑似病例转走后的诊室或留观室严格终末消毒后才能接诊下一个病人。7、发现符合留观、疑似或确诊病例时,应当在2小时之内通过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并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相关信息。第四页,共五十六页。二、相关病例〔一〕流行病学史1、发病前21天内有在埃博拉传播活泼地区居住或旅行史;2、发病前21天内,在没有恰当个人防护的情况下,接触过埃博拉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或尸体等;3、发病前21天内,在没有恰当个人防护的情况下,接触或处理过来自疫区的蝙蝠或非人类灵长类动物。第五页,共五十六页。〔二〕病例分类1、留观病例。具备上述流行病学史中第1项,并且体温≥38.6℃者;具备上述流行病学史中第2、3项中任何一项,并且体温>37.3℃者。2、疑似病例。具备上述流行病学史中符合流行病学史第2、3中任何一项,并且符合以下三种情形之一者:〔1〕体温≥38.6℃,出现严重头痛、肌肉痛、呕吐、腹泻、腹痛;〔2〕发热伴不明原因出血;〔3〕不明原因猝死。第六页,共五十六页。3、确诊病例。留观或疑似病例经实验室检测符合以下情形之一者:〔1〕核酸检测阳性:患者血液等标本用RT-PCR等核酸扩增方法检测,结果阳性。假设核酸检测阴性,但病程缺乏72小时,应在达72小时后再次检测;〔2〕病毒抗原检测阳性:采集患者血液等标本,用ELISA等方法检测病毒抗原;〔3〕别离到病毒:采集患者血液等标本,用Vero、Hela等细胞进行病毒别离;〔4〕血清特异性IgM抗体检测阳性;双份血清特异性IgG抗体阳转或恢复期较急性期4倍及以上升高;〔5〕组织中病原学检测阳性。第七页,共五十六页。三、病例处置流程〔一〕留观病例。1、非定点医疗机构接诊后,诊断留观或疑似病例。立即给予病人穿戴隔离防护用品〔连体防护服、外科口罩/乳胶手套等〕,单人单间隔离,报告120急救指挥中心,通知就近定点医院转运病人至定点医院2、定点医院接诊后,诊断留观病例。立即给予病人穿戴隔离防护用品,单人单间隔离观察,动态监测体温,密切观察病情。及时采集标本,按规定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病原学检测。据情况在定点医院到达生物平安2级防护水平的负压实验室相对独立区域内进行临床检验。第八页,共五十六页。符合以下条件之一者可解除留观:〔1〕体温恢复正常,核酸检测结果阴性;〔2〕假设发热已超过72小时,核酸检测结果阴性;〔3〕仍发热但缺乏72小时,第一次核酸检测阴性,需待发热达72小时后再次进行核酸检测,结果阴性。第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