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胸部与肺和胸膜检查第一页,共四十七页。胸部的骨骼结构第二页,共四十七页。胸部的体表标志一、骨骼标志1、胸骨2、胸骨角〔Louis角〕3、肋骨及肋间〔左、右〕4、肩胛骨〔左、右〕5、脊柱棘突6、腹上角〔胸骨下角〕第三页,共四十七页。1、前正中线2、锁骨中线〔左、右〕3、腋前线〔左、右〕4、腋中线〔左、右〕5、腋后线〔左、右〕6、肩胛下角线〔左、右〕7、后正中线线性标志第四页,共四十七页。1、胸骨上窝2、锁骨上窝〔左、右〕3、锁骨下窝〔左、右〕4、腋窝〔左、右〕5、肩胛上区〔左、右〕6、肩胛下区〔左、右〕7、肩胛间区〔左、右〕窝及分区第五页,共四十七页。第六页,共四十七页。第七页,共四十七页。第八页,共四十七页。一、胸壁1、静脉2、皮下气肿3、胸壁压痛胸壁、胸廓与乳房第九页,共四十七页。〔一〕正常胸廓1、成人2、小儿和老人〔二〕常见胸廓外形改变1、桶状胸2、扁平胸3、佝偻病胸〔漏斗胸、鸡胸、佝偻病串珠、肋膈沟〕4、胸廓一侧或局部变形5、脊柱畸形引起的胸廓改变胸廓第十页,共四十七页。第十一页,共四十七页。第十二页,共四十七页。第十三页,共四十七页。〔一〕检查方法1、视诊〔1〕位置、大小、形态、对称性〔2〕外表情况〔皮肤色泽外观、有无溃疡、疤痕等〕〔3〕乳头、分泌物〔4〕皮肤回缩〔5〕腋窝和锁骨上窝乳房第十四页,共四十七页。第十五页,共四十七页。2、触诊〔1〕硬度和弹性〔2〕压痛〔3〕包块:注意以下特征部位、大小、硬度、外形、压痛、活动度的改变〔二〕临床意义男性乳房增生、乳房不对称、乳房溃疡、乳头有分泌物渗出、乳晕色素沉着、乳腺包块等。乳房常见病变:急性乳腺炎、乳腺肿瘤〔乳腺癌、乳腺囊性增生、乳腺纤维瘤〕触诊1第十六页,共四十七页。肺和胸膜一、视诊1、呼吸运动:〔1〕呼吸类型:胸式呼吸—肋间肌运动为主腹式呼吸—膈肌运动为主〔2〕呼吸困难吸气性呼吸困难〔三凹征〕呼气性呼吸困难第十七页,共四十七页。〔1〕正常呼吸频率:成人、新生儿〔2〕异常呼吸频率:呼吸过速呼吸过缓呼吸频率第十八页,共四十七页。呼吸深度呼吸深度的变化:呼吸浅快、呼吸深快、呼吸深而长(Kussmaul呼吸)第十九页,共四十七页。(1)潮式呼吸〔又称陈-施呼吸〕〔2〕间停呼吸〔又称比奥呼吸〕〔3〕抑制性呼吸〔4〕叹息样呼吸临床意义:呼吸节律第二十页,共四十七页。呼吸频率的改变第二十一页,共四十七页。常见的异常呼吸类型第二十二页,共四十七页。1、胸廓扩张度检查方法异常表现及原因:〔1〕两侧减弱〔2〕一侧减弱2、语音震颤〔1〕概念〔2〕检查方法〔3〕产生机理二、触诊第二十三页,共四十七页。呼吸动度检查法第二十四页,共四十七页。第二十五页,共四十七页。1、气道通畅情况2、气道至胸壁传导情况3、病人发音的音量、音调等语颤的影响因素第二十六页,共四十七页。〔1〕生理差异:与性别、年令、胖瘦、部位等有关〔2〕病理情况下:①语颤增强肺实变肺内巨大空洞〔接近胸壁〕②语颤减弱或消失支气管阻塞肺气肿胸腔积液或气胸严重胸膜增厚胸壁皮下气肿和水肿语颤强度的变化第二十七页,共四十七页。胸膜摩擦感1、检查方法2、产生机制3、临床意义第二十八页,共四十七页。〔一〕叩诊的方法直接叩诊间接叩诊〔二〕正常肺部叩诊音清音三、叩诊第二十九页,共四十七页。1、正常胸部叩诊音2、肺界的叩诊〔1〕肺上界〔2〕肺前界〔3〕肺下界3、肺下界的移动度肺下界移动度减弱和消失的临床意义正常叩诊音第三十页,共四十七页。正常肺界叩诊音第三十一页,共四十七页。第三十二页,共四十七页。1、浊音或实音〔1〕肺部大面积含气量减少:肺炎、肺不张等〔2〕肺内不含气的病灶:肺内肿物、未破溃的肺脓肿等。〔3〕胸腔积液、胸膜肥厚〔4〕胸壁的水肿、肿瘤等2、鼓音见于接近胸壁的肺内大空腔、气胸3、过清音见于肺气肿胸部病理叩诊音第三十三页,共四十七页。1、正常呼吸音〔1〕支气管呼吸音:正常喉部、胸骨上窝、背部第6、7颈椎及第1、2胸椎附近。〔2〕支气管肺泡呼吸音:正常胸骨角肩胛间区第3、4胸椎水平。〔3〕肺泡呼吸音:除支气管呼吸音及支气管肺泡呼吸音分布区域外,肺部的其余部位。四、听诊第三十四页,共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