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页,共二十八页。抗原免疫系统抗原肽-MHC/ⅡⅠ分子复合物免疫应答CD4+/CD8+T细胞(细胞免疫、体液免疫)抗原性异物排除◆MHC分子为T细胞分化发育所必需◆MHC分子为免疫应答的启动和调节所必需第二页,共二十八页。基本概念组织相容性抗原(histocompatibilityantigen):通过移植鉴定与组织相容性有关的抗原。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系统(majorhistocompatibilityantigensystem,MHS):能引起较强移植排斥反应的抗原。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histocompatibilitycomplex,MHC):编码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系统的紧密连锁的基因群。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leukocyteantigen,HLA):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第三页,共二十八页。MHC的基因构成一.小鼠H-2复合体定位:第17号染色体构成:K、I、S、D/L等位基因第一节MHC分子结构功能第四页,共二十八页。根据编码分子不同分成三类:Ⅰ类基因:K、D、L位点---编码Ⅰ类分子的α链Ⅱ类基因:I位点I-A亚区---编码Ⅱ类分子Aα和Aβ链I-E亚区---编码Ⅱ类分子Eα和Eβ链III类基因:S区(I区与D区之间)---编码C4、C2、B因子及TNF等Ir基因(免疫应答基因,immuneresponsegene):位于Ⅰ区Ia抗原(I区相关抗原,Iregionassociatedantigen):Ir基因编码产物第五页,共二十八页。二.人类HLA复合体定位:第6号染色体短臂(6p21,3)分成三类基因区:Ⅰ类基因:经典:B、C、A位点非典型:E、F、G位点等Ⅱ类基因:经典:DP、DQ、DR位点非典型:DN、DM、DO位点等Ⅲ类基因:C4、C2、B因子、TNF、HSP70等其他免疫功能相关基因第六页,共二十八页。第七页,共二十八页。HLA分子结构与功能一.HLA-Ⅰ类分子的分布、结构和功能1.分布:有核细胞(含血小板和网织红细胞)表面。存在形式:膜结合:不同的组织细胞表达Ⅰ类分子量不同,如:淋巴细胞(最多),肾、肝脏及心脏(其次),神经组织(很少)。可溶性:存在于血清、初乳和尿液等体液中。第八页,共二十八页。2.结构:二条多肽链(非共价键连接的糖蛋白,Ig超家族成员):◆链(重链):340个氨基酸残基,分子量44kDa,MHC-Ⅰ类基因编码,具有高度多态性。胞外区---1、2功能区,抗原结合部位;3功能区,CD8分子结合部位;跨膜区胞内区◆2-微球蛋白(2m):分子量12kDa,由15号染色体基因编码。第九页,共二十八页。第十页,共二十八页。第十一页,共二十八页。二.HLA-Ⅱ类分子的分布、结构和功能1.分布:(1)APC---B细胞、单核/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2)激活的T细胞,精子和血管内皮细胞。第十二页,共二十八页。2.结构:两条异质多肽链(非共价键连接的糖蛋白,Ig超家族成员):链:1和2功能区链:1和2功能区1和1---抗原肽结合部位,决定Ⅱ类分子的多态性;2---CD4分子结合部位。第十三页,共二十八页。HLA抗原分子结构肽结合表达特点组织分布功能结构域Ⅰ类A,B,C链45KD1+2共显性所有有核识别和提呈内源性2-m12KD细胞表面抗原肽,与辅助受体CD8结合,对CTL的识别起限制作用Ⅱ类DP,DQ,DR链35KD1+1共显性APC,活化识别和提呈外源性链28KD的T细胞抗原肽,与辅助受体CD4结合,对Th识别起限制作用HLAⅠ类和Ⅱ类抗原的结构、组织分布和功能特点第十四页,共二十八页。单倍型遗传连锁不平衡性多态性HLA遗传特性第二节MHC的多态性第十五页,共二十八页。多态性:是一个群体概念。指群体中不同个体在等位基因拥有状态上存在差别。多基因性:指MHC由一组位置相邻的基因座位组成,各自的产物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功能。一、多态性与多基因性第十六页,共二十八页。连锁不平衡:分属两个或两个以上基因座位的等位基因,同时出现在一条染色体上的几率高于随机出现的频率。二、连锁不平衡和单元型单元型(haplotype):指染色体上MHC不同座位等位基因的特定组合第十七页,共二十八页。第三节MHC分子的功能(1)外源性抗原在APC细胞内被降解成免疫原性多肽→与MHCⅡ类分子结合成稳定复合物(2)内源性抗原在靶细胞中与蛋白酶体(proteasome)lmp结合→免疫原性多肽→肽链转运蛋白TAP→内质网腔并与MHC-Ⅰ分子结合。(3)蛋白酶体的相关基因及肽链转运基因均在MHC-Ⅱ基因内。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