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人生—从珍爱生命开始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第一页,共六十二页。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帮助大学生识别心理危机的信号,掌握初步的干预方法,预防心理危机,维护生命安全。第二页,共六十二页。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生命的意义识别自杀危机增强对生命的热爱教学难点识别自杀危机增强对生命的热爱第三页,共六十二页。生命是一切宝物中最高的东西。---费尔巴哈第四页,共六十二页。本章内容一、生命与生命的价值二、珍爱生命三、热爱生活第五页,共六十二页。一、生命与生命的价值1.生命(一)认识生命人的生命,是人的生理、心理、社会属性的复杂的统一体。生命分为生理生命、心理生命、社会生命。第六页,共六十二页。生理生命主要包括:新陈代谢、生长、发育、遗传、变异、感应、运动等。生长和发育是生命的基本过程新陈代谢则是生命的最基本的过程,是其他一切生命现象的基础。第七页,共六十二页。心理生命人的心理生命,也是人的精神生命。心理生命使人超越了人的生理生命,使人与动物区别了开来。第八页,共六十二页。社会生命指人生命的存在是一种社会关系存在。生命的这三个部分并不是完全独立的,而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共存于一个生命体中,作用于人整个的生命活动过程之中。第九页,共六十二页。生命的特性生命的神圣性生命的有限性生命的独特性生命的自主性生命的创造性第十页,共六十二页。人的生命价值具有两个特征第一个特征:人既是生命的主体,也是生命的客体第二个特征:人的生命可以创造出高于自己生命的价值。生命列车2.生命的价值第十一页,共六十二页。“生命本身没有任何价值,它的价值在于怎样使用它”——卢梭第十二页,共六十二页。(二)大学生对生命的困扰1.人生目标迷失2.人生价值失落3.人生动力欠缺4.人生希望破灭一、生命与生命的价值第十三页,共六十二页。目标是生活的动力,一些大学生不知道自己学习、生活是为了什么。为了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这些目标太大太远,与现实脱节。为了个人的幸福、快乐,这些似乎太虚太空。陷入迷惘当中。1.人生目标迷失第十四页,共六十二页。价值感是一个人生活的依据,是生活动力的来源。一些大学生不能正确的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当他们看清自己,觉得自己无价值时,一遇挫折便会产生心理问题,甚至放弃自己的生命。2.人生价值失落第十五页,共六十二页。缺乏明确的人生目标,生活就会缺少动力。在消极的生活心态的笼罩与侵蚀中,一些大学生不能积极乐观面对现实生活,害怕和回避生活中的矛盾和冲突。缺乏行动力、忍耐力,没有勇气直面问题。3.人生动力欠缺第十六页,共六十二页。有一些大学生找不到生活的意义与价值,时常感到迷惘、困惑。当遭遇挫折或面临困境时,心灰意冷,轻言放弃,对人生丧失希望。当生活失去希望时,倍感焦虑、绝望,甚至放弃生命。4.人生希望破灭第十七页,共六十二页。(二)大学生对生命的困扰【案例分析】小芳从小就是一个典型的乖乖女。她在上大学以前,几乎所有的时间都用在学习上面,不注重与人交往。因为成绩好,一直是家长和老师的骄傲,其他同学也很羡慕自己,以自己为榜样。然而,上大学以来,小芳发现自己的优势消失了。很多同学都是各个学校的尖子生,再想让成绩名列前茅就不是很容易。而且,周围同学的能力都很强,不仅学习好,还能在各种活动中崭露头角,小芳感到了压力和自卑,感觉自己活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价值。第十八页,共六十二页。(二)大学生对生命的困扰【案例分析】小芳以往的目标是考大学,然而进入大学后,她仿佛找不到未来的方向了。找工作?很难。自己不敢与人交往,哪怕和陌生人说话都感到紧张,哪个单位会接受自己呢?考研?看到那么多研究生都找不到工作,即使自己考研了,结果又能好多少呢?况且,已经努力学习了这么多年,一进入大学后,再也不想奋斗了,生活中如果总是学习、学习、再学习,从来得不到轻松,人生还有什么意义呢?第十九页,共六十二页。(二)大学生对生命的困扰【案例分析】更让小芳苦恼的是,她不知道怎样和宿舍同学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