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利尿药及脱水药利尿药〔Diuretics〕是一类选择性作用于肾脏,抑制肾脏对水和电解质的再吸引,增加水和电解质的排泄,从而使尿量增多的药物。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水肿。12/20/20241兽医药理学课件第一页,共二十三页。一.按效能和作用部位分为三类高效利尿药主要作用于髓袢升支粗段髓质部和皮质部,排钠量占肾小球滤过钠量的15~25%,如呋塞米、依他尼酸等。中效利尿药主要作用于远曲小管近端〔皮质部〕,排钠量占球滤过钠量的5~10%,如噻嗪类等。低效利尿药主要作用于远曲小管和集合管,排钠量占球滤过钠量的1~3%以下,如螺内酯、氨苯蝶啶等。12/20/20242兽医药理学课件第二页,共二十三页。二、尿液形成与药物作用部位尿液的形成是通过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再吸收及分泌而实现的,存在有球管平衡、逆流倍增、尿液稀释功能和浓缩功能等生理作用。以人为例肾小球每天滤过180升〔125ml/min),形成原尿;但从尿道最终排出1-2升尿液,说明99%的原尿在肾小管再吸收。如以下图示意。12/20/20243兽医药理学课件第三页,共二十三页。12/20/20244兽医药理学课件第四页,共二十三页。三、常用的利尿药呋塞米〔Furosemide〕又称呋喃苯胺酸。强效利尿药,一般不宜作水肿治疗的常规用药,多用于其他药物无效时的严重水肿治疗。12/20/20245兽医药理学课件第五页,共二十三页。〔一〕体内过程:可口服或静脉注射应用,作用快,维持时间草食动物与肉食动物差异较大,以原形通过肾脏排泄,反复给药不易在体内蓄积。12/20/20246兽医药理学课件第六页,共二十三页。〔二〕药理作用:1、选择性作用于肾小管髓袢升支粗段对Cl—的主动重吸收,降低肾脏的稀释功能和浓缩功能,排出大量接近于等渗的尿液。2、利尿作用的同时,还能降低肾血管阻力,增加肾血流量。此作用可能与促进前列腺素合成有关。12/20/20247兽医药理学课件第七页,共二十三页。〔三〕适应症充血性心力衰竭、肺充血、水肿、腹水、胸膜积水、尿毒症、高血钾症等。12/20/20248兽医药理学课件第八页,共二十三页。〔三〕不良反响1.水与电解质紊乱表现为四低〔低血容量、低血钾、低血钠、低血氯碱中毒〕,应注意补钾。2.耳毒性呈剂量依赖性,表现为眩晕、耳鸣、听力减退、耳聋等。可能与药物引起内耳淋巴液电解质成分改变而损伤耳蜗管基底膜毛细胞有关〔尤其是猫〕。12/20/20249兽医药理学课件第九页,共二十三页。3.高尿酸血症由于血容量降低、胞外液浓缩,使尿酸经近曲小管的再吸收增加。以及与尿酸竞争排泄有关。4.消化道反响可致恶心、呕吐、大剂量可引起胃肠出血。12/20/202410兽医药理学课件第十页,共二十三页。噻嗪类利尿药是临床广泛应用的一类口服利尿和降压药。该类药有共同的根本结构,其中较常用的是氢氯噻嗪。从弱到强次序为:氯噻嗪<氢氯噻嗪<氢氟噻嗪<苄氟噻嗪<环戊氯噻嗪12/20/202411兽医药理学课件第十一页,共二十三页。氢氯噻嗪Hydrochlorothiazide特点:1.口服给药吸收好,利尿作用温和而持久,主要经肾小管分泌排泄。12/20/202412兽医药理学课件第十二页,共二十三页。2.利尿作用和抗利尿作用利尿作用机制是选择性抑制远曲小管近端〔皮质部〕对NaCl再吸收,影响肾脏的尿液稀释功能。12/20/202413兽医药理学课件第十三页,共二十三页。3.还具有良好的降压作用,是抗高血压重要药物。4.不良反响可见低血钾、高血糖、高脂血症等。12/20/202414兽医药理学课件第十四页,共二十三页。螺内酯Spironolactone是人工合成的抗醛固酮药,其化学结构与醛固酮相似,为醛固酮受体拮抗剂。12/20/202415兽医药理学课件第十五页,共二十三页。特点:1.利尿作用是在远曲小管与醛固酮竞争受体,抑制Na+-K+交换,减少Na+的再吸收和K+的分泌,表现出排Na+留K+作用,其利尿作用与醛固酮存在有关。作用弱、慢而持久。常与噻嗪类利尿药合用,以增强利尿效果并减少K+的丧失。12/20/202416兽医药理学课件第十六页,共二十三页。2.不良反响较轻,可见头痛、困倦等;久用可引起高血钾,主要见肾功能不良者。12/20/202417兽医药理学课件第十七页,共二十三页。氨苯蝶啶T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