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讲公共政策的失效与误区一、公共政策失效概述(一)公共政策失效的含义所谓政策失效,是指决策方案在实施过程中遇到抵触,不能完全按决策方案的设计执行下去,决策执行结果不同程度地偏离了预定目标。第一页,共二十页。(二)公共政策失效的分类依据政策失效出现的时间和程度轻重,有早期失效、偶然失效和耗损失效。早期失效,是指决策方案在付诸实施的过程中一开始就遇到抵触,难以顺利执行下去;偶然失效,是由突然出现的意外情况造成的,如天灾,往往这些意外情况的出现,会极大地改变决策实施的条件;耗损失效,是指决策方案或一项政策在实施相当长一段时期以后,主、客观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以致无法贯彻实施而产生的大量失效。政策失效率的变化,类似于图所表示的浴盆状,人们把这种曲线称为“浴盆模型”。第二页,共二十页。以时间变量作为衡量的标尺,政策失效可分为早期、中期和后期失效;以程度为衡量标尺,可分为严重、轻度、完全和部分失效;以持续变量为衡量标尺,可分为突变、间歇和渐变失效;另外,还有政策正效力偶然失效(或叫政策正效力局部失效),政策正效力全面失效,政策负效力等,这三种失效现象在一些领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第三页,共二十页。(三)公共政策失效的表现形式1、政策表面化即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只宣传不实施,政策未得到具体落实。2、政策扩大化政策在执行过程中附加了不恰当的内容,使政策的调控对象、范围、力度、目标超越了既定的要求,从而影响了原有政策目标的实现。3、政策缺损一个完整的政策在执行时只有部分被贯彻落实,其余的则被遗弃,使政策内容残缺不全。第四页,共二十页。4、政策替换政策在实施过程中表面上与原政策一致,事实上背离原政策精神的内容。5、政策“贪污”政策已经做出,但在自上而下的传递过程中,被中途截留,政策内容不能传达目标群体和利益相关人。第五页,共二十页。二、公共政策失效的原因及对策分析(一)公共政策失效的原因1、决策失灵第一,公共政策本应以公共利益为依据,但现实中公共利益的标准是很难确定的。第二,即使人们对公共利益达成了共识,也会因现有的决策体制和决策方式的缺陷而难以实现政策的优化。第三,在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现代市场经济中,很多公共政策是建立在信息不充分的基础上的,难免产生失误。第四,政策制定的失误(1)政策制定缺乏足够的依据。(2)政策制定违背基本的原则。(3)政策制定忽视科学的方法。第六页,共二十页。2、政策本身的缺陷第一,政策目标不准确。第二,政策内容不具体。第三,政策不严密。第四,政策不配套。第五,政策不稳定。第七页,共二十页。3、政策执行上的偏差第一,执行者素质的缺陷。第二,对政策的宣传不当。第三,对政策的执行原则处理不好。第四,由于利害冲突导致政策执行偏差。第五,政策适用对象不配合。第八页,共二十页。4、公共政策效果的不确定性第一,政策效应具有滞后性。第二,政策目标之间以及政策手段之间有时相互牵制、彼此冲突。第三,公共决策的过程,实际上是利益主体与政府之间以及政府内部之间的博弈或互动的过程。5、公共权力的腐败。第九页,共二十页。(二)公共政策失效的对策1、规范公共政策的制定。第一,把握好制定政策的客观实际依据。无论是宏观还是微观政策的制定,其出发点和立足点必须是本国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同时,还必须把中国放到世界这个大系统中统筹考虑。第二,运用持续发展的理论,树立协调发展观念。第三,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把政策看作是一个互相联系、互相依赖,互相制约的有机整体,把政策制定过程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在纵向上使各层次的政策上下一致,在横向上使各方面的政策互相协调。第十页,共二十页。2、提高相关人员素质。一方面要加强有关政策科学的理论素养,避免仅凭经验思考分析导致政策失效的现象;另一方面应提高思想素质、强化职业道德、增强全局观念、提高自律精神,规范信息传递行为,自觉抵制不良倾向。第十一页,共二十页。3、搞好政策落实。正确执行政策是防止政策失效的关键环节。了解政策要求,掌握政策实质,是落实政策的前提。其次,按照试点进行,制定详细、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