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讲丸剂(P363)第八讲丸剂(P363)1第一页,共三十八页。第一节概述第一节概述丸剂(Pills)是指药材细粉或药材提取物加适宜的黏合剂或其它辅料制成的球形或类球形的剂型。2第二页,共三十八页。第一节概述第一节概述一、丸剂的特点1、传统丸剂作用迟缓,多用于慢性病的治疗在胃肠道中缓慢崩解,逐渐释药,吸收显效迟缓,作用持久。2、某些新型丸剂可用于急救如复方丹参滴丸。3、可缓和某些药物的毒副作用对毒、剧、刺激性药物可延缓吸收,减少毒性和不良反应。4、可减缓某些药物成分的挥散挥发性成分可在制丸时放于里层5、丸剂的缺点服用量大,小儿服用困难,水丸溶散时限难以控制,原料多以原粉入药,微生物易超标。3第三页,共三十八页。三、丸剂的制备三、丸剂的制备(一)泛制法在转动的容器或机械中,将药粉与赋形剂交替润湿、撒布,不断翻滚,逐渐增大成丸。主要用于水丸、水蜜丸、糊丸、浓缩丸、微丸的制备。4第四页,共三十八页。三、丸剂的制备三、丸剂的制备(二)塑制法药粉加黏合剂,混匀,制丸块,制丸条、分粒、搓圆成丸。多用于蜜丸、糊丸、蜡丸、浓缩丸、水蜜丸的制备。5第五页,共三十八页。三、丸剂的制备三、丸剂的制备(三)滴制法药材或提取物与基质制成溶液或混悬液,滴入液体冷凝剂中,冷凝而成丸。用于滴丸剂的制备。6第六页,共三十八页。第二节水丸第二节水丸一、水丸的特点水丸(waterpills)药粉以水或水性液体(处方中规定的黄酒、醋、药材煎液、糖浆)为黏合剂,用泛制法制成的丸剂,故又称水泛丸。水丸在消化道中崩解较快,发挥疗效亦较迅速,临床上主要用于解表剂、清热剂及消导剂。7第七页,共三十八页。第三节蜜丸第三节蜜丸一、蜜丸的特点与规格Sweetpills是指药粉以炼蜜为黏合剂制成的丸剂。临床上多用于镇咳祛痰、补中益气药。8第八页,共三十八页。二、蜂蜜的选择与炼制二、蜂蜜的选择与炼制(一)蜂蜜的选择目的:保证蜜丸的质量,使制成的蜜丸柔软、丸粒光滑、滋润,且贮存期内不变质。蜜源不同,其外观、成分含量也不相同,用于制备蜜丸的蜂蜜应选半透明、带光泽、浓稠的液体,呈乳白色或淡黄色,25℃时相对密度应在1.349以上,还原糖不得少于64.0%。用碘试液检查,应无淀粉、糊精。有香气,味道甜而不酸、不涩,清洁无杂质。以曼陀罗、雪上一枝蒿等有毒植物为蜜源的蜂蜜不能食用,更不能用于制丸。9第九页,共三十八页。二、蜂蜜的选择与炼制二、蜂蜜的选择与炼制(二)蜂蜜的炼制指蜂蜜加热熬炼至一定程度的操作。目的:除去杂质,降低含水量,破坏酶类,杀死微生物,增加黏合性。分为嫩蜜、中蜜、老蜜三种程度。10第十页,共三十八页。(二)蜂蜜的炼制(二)蜂蜜的炼制1、嫩蜜加热至105~115℃,含水量17~20%,相对密度1.35左右,色泽无明显变化,稍有黏性。适用于含较多油脂、黏液质、胶质、糖、淀粉、动物组织等黏性较强的药材制丸。11第十一页,共三十八页。(二)蜂蜜的炼制(二)蜂蜜的炼制2、中蜜常称炼蜜,加热至116~118℃,含水量14~16%,相对密度1.37左右,出现浅黄色有光泽的翻腾的均匀细气泡,用手捻有黏性,当两手指分开时无白丝出现。适用于黏性中等的药材制丸。绝大部分蜜丸采用中蜜。12第十二页,共三十八页。(二)蜂蜜的炼制(二)蜂蜜的炼制3、老蜜加热至119~122℃,含水量10%以下,相对密度为1.4左右,出现红棕色光泽较大气泡,手捻之甚黏,当两手指分开时出现长白丝,滴入水中成珠状,黏合力很强。适合于黏性差的矿物性和纤维性药材制丸。13第十三页,共三十八页。(二)蜂蜜的炼制(二)蜂蜜的炼制确定蜂蜜的炼制程度应考虑以下因素:制丸的药材性质;药粉含水量;制丸季节气温。14第十四页,共三十八页。三、蜜丸的制备三、蜜丸的制备(一)蜜丸的常规制法工艺流程:物料准备→制丸块→制丸条→分粒→搓圆→干燥→整丸→质量检查→包装1、物料准备药材:粉碎成细粉或最细粉。蜂蜜:炼制用具:清洁、消毒。15第十五页,共三十八页。(一)蜜丸的常规制法(一)蜜丸的常规制法2、制丸块是塑制法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