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坊中心小学四(1)班第一页,共四十五页。第二页,共四十五页。第三页,共四十五页。第四页,共四十五页。第五页,共四十五页。第六页,共四十五页。第七页,共四十五页。据有关部门统计在中国各类事故中,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占75%以上。交通意外伤害已经成为儿童意外伤害的“第一杀手”。2015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23.8万起,造成67759人死亡、275125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9.1亿元。平均每天有186人在车轮下丧生,在每10位交通事故死亡者中,至少1人是青少年。另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每年有18万以上的少年儿童死于道路交通事故,数十万的儿童致残。第八页,共四十五页。生命,属于每一个人只有一次。行走在车水马龙的路上,一个忽视交通规则的闪失,会使生命受到严重的威胁。“高高兴兴上学去,平平安安回家来”,这是父母每天的期盼。为了父母,更为了自己,我们一定要遵守交通法规,保护自己的生命。第九页,共四十五页。小组讨论:我们小学生在出行时,有哪些不文明的行为?第一大组:路上步行的不良行为第二大组:骑自行车的不良行为第三大组:乘车乘船的不良行为第四大组:家长开私家车的不良行为第十页,共四十五页。一、小学生在路上步行的不良行为:1、在道路上行走时不走人行道;在没有人行道的道路上行走时,不是靠路的右边行走,而是在路的左边或中间行走。2、横过车行道时,不走人行横道、人行过街天桥或地道,而是任意横穿,或在车辆来临时突然横穿。3、只顾行路,不注意道路和车辆信号的显示,不服从交通指挥和管理。4、在车行道、桥梁、隧道或交通安全设施等处逗留、玩耍、打闹、抛物、泼水等。5、在铁路道轨上行走、坐卧、玩耍、放牧、拣拾杂物、摆放石块、木块等,穿越攀登或跨越道路和铁路的隔离设施。6、在车来车往的公路上逗留、玩耍、乱扔爪皮纸霄。第十一页,共四十五页。二、小学生骑自行车的不良行为1、未满12周岁的中学生单独上路骑车。2、在人行道、机动车道、逆行道上骑车。3、在机动车道上学骑自行车。4、骑车横冲直闯,争道强行,只顾自己行驶,不管前方情况和左邻右舍的安全,当机动车临近时也毫不相让。5、骑车遇路口转弯时不减速,不向后望,不打手势,突然猛拐。6、通过路口时猛蹬猛骑,遇有禁行信号时抢行或闯行。7、骑车时双手离把或单手持物,或再牵引一辆车,或驮带他人。8、雨天骑车不穿雨衣,一手撑伞,一手把车。9、骑车在道路上互相追逐、打闹或曲线竞骑。10、三五人骑车并列行驶或扶肩并行。第十二页,共四十五页。三、小学生乘车乘船的不良行为1、不按秩序依次侯车侯船,在上下车、船时拥挤争抢。2、上车、船后,随意走动、打闹或将身体探出车、船之外。3、向车、船外任意抛投、丢弃物品。4、在车船上随意触动车船上的设施。5、上车、船后,争抢座位,不礼让。第十三页,共四十五页。四、家长开私家车的不良行为1、起步、停车、换道不打转向灯;2、随意变道抢道;3、夜晚会车不关远光灯,严重影响对面车辆和前车驾驶员的判断能力;4、随意乱停车;5、乱鸣喇叭;6、向车外抛掷杂物、吐痰;7、开车打手机;8、超速驾驶;9、不按规定让行,斑马线不减速不让行;10、抢黄灯,闯红灯;11、醉酒驾驶。第十四页,共四十五页。一、行路常识1、路上行走要走在人行道上,没有人行道的要靠路边行走;群体行进要列队,横排不要超过两人。2、横过车行道,须走人行横道、人行过街天桥或地道,在没有这些标志、设施时,须直行通过,不要在车辆临近时突然横穿;长队伍横过车行道时可视情况分段通过,有条件的可佩带明显标志,不准横过划有中心实线的车行道。3、行路时要注意各种信号灯的指示,尤其是路口红绿灯、人行横道信号灯和车辆转向灯的变化。4、当公共汽车站设在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隔离设施上时,上下车要避让车辆,并直行通过非机动车道。5、不要在车行道、桥梁、隧道或交通安全设施等处逗留;不要在路上玩耍、抛物、泼水、散发印刷广告或进行妨碍交通的活动。6、不要穿越、攀登或跨越隔离设施。第十五页,共四十五页。二、骑自行车常识1、不满12周岁不能在道路上骑车;没有刹车或没有安全保证的自行车不能上路;不要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