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标准化培训山东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王振岸2022.11.29第一页,共六十七页。卫生部发布:临床常用急救操作技术第1局部:心肺复苏WS387.1-2022.09.03实施时间:2022.02.01性命相托,健康所系;时间就是生命,命运就在我们手里!第二页,共六十七页。定义:心跳骤停是指因急性原因心脏机械活动停止,收缩功能衰竭导致心脏突然丧失有效排血能力,自主血液循环停止的病理生理状态。心搏骤停不同于病程晚期临终前的心跳停搏,而是意外发生的非预期死亡。慢性病病程晚期的心脏停搏预后差,复苏存活率很低,仅为10~20%心跳骤停(cardiacarrest)第三页,共六十七页。心肺复苏〔CPR〕〔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心肺脑复苏定义:是针对心跳骤停所采取的一切抢救措施;即胸外按压、电除颤、人工呼吸,努力恢复心脏的自主搏动和自主呼吸。在心肺复苏的早期即加强脑保护措施,强调维持脑组织的灌流是心肺复苏的重点,以最大程度地恢复脑的功能,力争脑功能的完全恢复即脑复苏术(cardiopulmonarycerebralresuscitation,CPCR)。心肺脑复苏〔CPCR〕:心肺复苏+脑复苏第四页,共六十七页。金匮要略、华佗神方—描述过胸外按压、口对口吹气法1858——首次报告心脏按压病例〔Balassa〕1960——胸外按压人工循环〔1955,王源昶〕现代心肺复苏术〔CPR〕诞生1986——开始脑复苏研究心肺脑复苏〔CPCR〕诞生心肺复苏的历史第五页,共六十七页。一、心跳骤停的原因心脏性和非心脏性前者如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炎〔病〕;后者如窒息、触电、溺水、药物过量和药物不良反响等。第六页,共六十七页。成年人中最常见的原因为急性心肌梗死时并发心室颤抖〔65%~80%〕;无脉性电活动〔电机械别离〕、心室停顿约占20%~30%;儿童那么为低氧〔缺氧〕,如溺水等。直接或间接地引起冠脉灌注量减少、心律失常、心肌收缩力减弱或心排血量下降等机制而致心跳骤停。一、心跳骤停的原因第七页,共六十七页。心跳呼吸骤停的原因(Causes)婴幼儿:呼吸道感染、意外为主;青壮年:创伤、心肌疾病为主;老年人:冠心病、脑卒中为主;1〕心血管病急性冠脉综合征、辨膜病、心肌疾病2〕呼吸系统疾病窒息、肺栓塞3〕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颅内出血、脑疝4〕意外或灾难严重创伤、电击、溺水、窒息5〕疾病终末脏器功能衰竭、休克、电介质及酸碱平衡失调6〕药物中毒或过敏7〕手术及麻醉意外8〕原因不明猝死第八页,共六十七页。心肌梗死、心肌炎、缺氧、酸中毒、麻醉药、电解质紊乱心肌缺血心肌炎心瓣膜病心脏阻滞心脏功能〔收缩力〕降低麻醉药酸中毒冠脉硬化心律紊乱心脏骤停冠脉灌注缺乏冠脉栓塞高碳酸血症冠脉痉挛过敏因子休克麻醉药心输出量降低〔血流动力学异常〕低温麻醉药迷走神经兴奋交感神经兴奋失血、休克、心包填塞、心瓣膜病图1心脏骤停环及发生原因第九页,共六十七页。脑的重量虽仅占体重的2%,但却接受15%的心排血量,其静息耗氧量约占人体总耗氧量的20%,且脑组织无后备毛细血管供血,脑组织将较其他脏器更易遭受缺血缺氧性损害。大脑能耐受循环停止的“平安时限〞仅4~6分钟,超过此时限那么发生不可逆脑损害。循环停止的时间是指自病人发生心跳骤停起到开始实施有效CPR的时间间隔;绝不是指病人发生心跳骤停到自主心跳恢复的时间,此二概念不能混淆。心肺脑复苏〔CPCR〕第十页,共六十七页。病理生理临床死亡:病人心跳和呼吸已经停止,猝死即突然、意外的临床死亡;是有可能逆转的,应考虑为接近或外表上的死亡;如心跳先停,呼吸可能维持20-30秒钟如呼吸先停,生理性心跳(年轻创伤病员)可能维持10分钟;留神跳停止——4秒钟,黑蒙5-10秒钟,昏厥15-20秒钟,抽搐、昏迷(脑氧储藏耗尽)20-30秒钟,脑电活动消失45-60秒钟,瞳孔散大并眼球固定第十一页,共六十七页。生物学死亡〔或称分子性死亡〕:病人由于缺氧而致的永久性脑死亡,是最终而且不可逆的心脏停搏4-6分钟以上,脑细胞死亡,功能永久性停止,即进入生物学死亡;复苏成败与开始抢救的时间极为密切:现场抢救非常重要病理生理第十二页,共六十七页。成功的关键是时间:循环停止后4-6min,否那么发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