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上册音乐欣赏《妈妈的歌》教案上饶市广丰区北门小学管靓教学理念:小学音乐新课标指出:“音乐欣赏教学应注意以音乐为本,从音响出发,以听赏为主。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引发他们的联想和想象。要尊重学生的独立感受与见解,鼓励学生勇于表述自己的审美体验,以利于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逐步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积累感受与欣赏音乐的经验。”教材分析:《妈妈的歌》教材选自2013年教育部审定,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三年级上册第五课,其中包括《妈妈宝贝》和《妈妈》这两首欣赏曲。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两首歌曲,了解速度和力度的变化对歌曲情绪的影响。2、通过互动创编小游戏,真正感受歌曲情绪的变化,从而达到培养学生音乐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的目的。3、通过公益广告《妈妈的等待》激发学生对母亲的感激之情,使其情感世界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教学重难点:1、通过聆听音乐,感受音乐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情绪。2、通过改编速度和力度达到改变这两首欣赏曲的情绪的目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PPT、音频视频资料。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学生在陈炯顺《妈妈宝贝》的音乐声中,律动进入教室。〔设计意图:创设情景,让学生更快更好地融入到良好的音乐氛围中。〕二、欣赏歌曲《妈妈宝贝》和《妈妈》1、同学们刚刚播放的歌曲《妈妈宝贝》,你会用什么词语形容它?(活泼、可爱、温馨等)2、简单介绍意大利歌曲《妈妈》的创作背景,并用心聆听意大利原文歌曲《妈妈》。3、对比《妈妈宝贝》,听到这首歌曲你又会想到什么词语和场景?(轻柔、深情、速度稍慢等)三、拓展创编小游戏《点唱机》1、在初步聆听歌曲《妈妈》后,通过音乐要素的变化,让学生感受音乐情绪的改变。(速度、力度)2、学生自由讨论,通过速度和力度的组合,感受音乐情绪的变化。(学生组合老师演唱)3、通过点唱歌曲《妈妈》这一游戏环节,让学生对音乐要素有着一定的的情感体验。4、学生自主探究,完成歌曲《妈妈宝贝》的创编。(速度、力度)四、情感升华课堂小结播放公益广告《妈妈的等待》激发学生对母亲的感激之情,使其情感世界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