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十问心得体会在深圳经过140天体悟实训之后,第二批赴深圳体悟实训干部1月12日返回青岛。市委召开赴深圳第二批体悟实训总结座谈会,系统总结了第二批体悟实训工作。按照原来计划,将举行体悟实训成果汇报会,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成果汇报改为现场录制,于2月29日上线播出,全市广大党员干部采取网络形式进行观看学习。在这场题为跨越四千里的求索与问答的工作汇报中,11名体悟实训干部联合两位深圳企业家亮相,结合亲身经历述说感受经历、提出意见建议。第二批体悟实训干部临时党支部书记周科,从往深处走往宽处走往实处走三方面对体悟实训进行了总结。深圳发展的内在逻辑是什么,深圳经验的基因在哪里。如何把深圳经验转化为青岛实践。他们按照聚焦15个攻势,探寻深圳密码、化解青岛堵点的思路,聚焦人才、科技、民营经济等十个方面,提出了深圳十问,带回了自己的思考。用心用情用力擦亮体悟实训品牌去年8月28日,带着市委、市政府的殷殷重托,第二批体悟实训干部150人奔赴深圳,开启体悟实训之路。第二批体悟实训干部明确了制度化规范、品牌化引领、平台化拓展的总体构想,坚持三个争取行动共识(只要有助于青岛的人争取多见,只要有助于青岛的事争取多办,只要有助于青岛的建议争取多提),用心用情用力,擦亮体悟实训品牌。努力往深处走。他们融入企业,以学生和职员的姿态,沉浸式读懂企业、读懂企业家。他们融入城市,充分利用周末时间,走进社区、协会、街道,先后拜访了300多家商协会,参加了50多次高峰论坛,全方位感知深圳。他们创意创新,完成了七个100工程,实现了多领域全面开花。努力往宽处走。第二批体悟实训干部全力打好三张牌。结亲戚,充分挖掘人脉资源,每人结识不少于100名深圳企业家,建立起过万人的数据库,新增实训企业55家。创品牌,举办青第1页共12页深月共圆企业家联谊座谈会,陆续开展青深系列主题活动,得到了深圳企业家的积极参与和广泛认同。搭平台,去年11月举办了青深企业家联谊会成立大会,200名青深企业家参会,搭建起青深合作新平台;去年12月,借助深圳企业家联合会平台,向万名深圳企业家推介青岛,生动诠释了青深意长、深情相拥。努力往实处走。第二批体悟实训干部开展调研3500多人次,提出建议218条,完成调研报告40篇,多条建议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在聚焦体悟实训的同时,他们当好服务员、招商员、宣传员,配合有关区市在深圳组织招商推介12场,协议项目68个,签约金额727亿元,形成了前后方联动的生动局面。在深圳140天,体悟实训干部更大的收获是思想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地感受到只有放下官架子,才能换来金点子;对待企业家的态度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来之前好为人师,来之后乐于拜师。在深圳,150人形成了不少思想观念上的共识,比如格局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路走对了不怕远人不分南北,环境才分南北等等。他们清醒地认识到,学赶深圳注定是一场马拉松,只有跑得比深圳更快,才能缩短与深圳的差距,让北青岛跟南深圳一样,成为中国城市版图上两颗耀眼的明星。深圳获批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青岛如何做强海洋优势。2011年,敢想敢干的深圳人旗帜鲜明地提出,要在十二五末初步建成国家海洋经济科学发展示范市的目标,并一鼓作气提出了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目标。获批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是深圳主动作为的结果。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首先是定准路子。XX市委市政府借助高端智库的力量,进行了一系列研究,逐步厘清了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是什么、发展什么、怎么发展等问题。明确提出了三步走战略: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其次是甩开膀子。深圳面向全球推出十个一工程,吹响了第2页共12页建设全球海洋中心的号子,设基金、扩载体、建大学、引人才,每一个项目都实实在在,都有明确的目标责任和现实的项目支撑。对比深圳,青岛在海洋领域有更多的优势,尤其是海洋科研。当青岛的海洋优势遇到深圳的海洋强势,青岛如何把账面优势变为硬核实力。首先,要抢。关键要抢时间,青岛要按照海洋攻势确定的作战图,打好和深圳的时间差,拼出青岛速度。核心要抢人才,建议在借助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