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届后县委工作运行机制的思考XX省XX县区委书记去年县委换届,各地普遍实行减少副书记职数、扩大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交叉任职、建立常委分工负责制的改革。面对副书记减少、实行常委分工负责制的现状,有一些新情况值得关注:表现在工作分工上。一是专职副书记的职责需要科学界定,如果定位不好,容易出现专职不专的现象,实职可能虚设。二是县委要加大对经济社会事务的领导和协调,如何在常委分工的基础上界定党政工作职责,理顺党政关系,避免出现以党代政的现象,这个度的把握需要认真研究。表现在履行职责上。一是过去常委工作一般有副书记分管,常委在工作中产生一定的依赖性。实行常委分工负责制后,如果常委工作独立性不强,大事小事都向书记汇报,同时常委之间也需要书记协调,这样容易牵扯书记过多精力。二是过去对涉及面广的工作由副书记协调,受惯性思维影响,常委特别是新进班子的常委对一些涉及原县委、政府其他负责人分管范围内的工作协调不容易到位,可能产生推诿现象。三是要解决常委分工负责既要有责也要有权的问题,防止责、权不对等。表现在规范决策上。一是实行常委分工负责制以后,什么事情由常委个人决定,什么事情必须提交常委会集体决策,应该有一个明确具体的规定,要把集体领导与分工负责很好地结合起来。二是常委间分工相对独立,客观上造成对其他常委分管的工作缺乏了解,如果再缺乏有效的交流沟通机制,可能导致常委会的议事决策作用难以得到很好发挥。三是由于副书记职数减少,书记办公会如何在形式上改变,更好地发挥在议事方面酝酿讨论、统一思想的作用,值得认真研究。换届以来,中共XX县区委针对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从实际出发,在完善县委工作机制上作了一些探索。分工方面。从县委全局工作的角度考虑,对县委常委的工作分工尽量不交叉,在常委分管党务工作的同时,突出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安排常委分管一些重要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管理方面的工作。县委专职副书记主要协助书记处XX县区委日常工作,在分工上侧重于事关全局重大事项的协调。第1页共4页决策方面。进一步修订完善了县委工作规则,从工作职责、组织原则、议事与决策、公文处理、公务活动、情况报告、作风建设等方面作了明确规定。在决策方面,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规定重大决策严格依照议题提出、调查研究、协商论证、会议决策的程序来进行,进一步规范和明确决策事项,对决策执行实行分级负责制度。协调方面。为了充分发挥书记办公会在酝酿、协调、安排事务方面的作用,实行每周一召开书记办公会制度,县人大常务副主任、政协主席、常务副县长和两办主任列席参加,互通上一周工作情况,对本周工作进行统筹安排。对涉及多部门、多个负责人的综合性目标任务,建立定期协调会议制度,协调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监督方面。完善了民主生活会、党内情况通报、情况反映、重大事项报告、诫勉谈话等制度。针对换届后出现的新情况,抓紧完善县委工作机制,是改进县委领导方式、提高工作水平的当务之急。结合XX县区的具体实践,我认为在县委工作机制建设上,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完善县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工作机制。总揽全局就是县委要立足工作大局,集中主要精力抓住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从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加强对地方工作的领导;协调各方就是要从整体推进全局工作的要求出发,统筹协调好县人大、政府、政协几套班子之间的关系,统筹安排各个方面的工作。从体制上讲,必须进一步完善县委一个核心、三个党组、几个口子的领导体制。一个核心是指县委常委会,主持县委全委会闭会期间的县委日常工作,在同级党组织中处于领导核心地位;三个党组是指县人大、政府、政协党组,县委的工作意图通过三个党组落实到各个班子的具体工作安排上;几个口子是指县委常委分管的经济建设、社会管理、党务工作等方面。(二)完善县委领导经济工作的机制。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县委抓发展首先要抓经济,这就要求县委必须把领导经济建设作为中心工作和核心职能,从整体上提高领导经第2页共4页济工作的水平。要避免出现两种倾向:一是政府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