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范文:加强企业党组织感应力的体会与思考所谓“党组织感应力”是指事物之间在交感相应的互动作用下所产生的效力。在这里,一方面是讲企业党组织工作能量释放的感化力,另一方面说的是企业人员对党组织工作感化力的回应力,二者合为感应力。只有当感化力和回应力达到双强的时候,其感应力效力才为最佳。一、企业党组织感应力不强的主要表现表现之一。企业党组织的向心力不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些职工在个人遇到难解的问题时,不是依靠组织,而是靠个人关系——结亲联姻的裙带关系,同事相好的“朋友”关系,金钱酒肉的交易关系。于是便出现了“有关系的靠关系,没有关系的找关系,找不着关系的买关系”的现象,甚至有的党员干部也卷入其中,进一步形成了“上找靠山,下凭关系”的网络。这种“关系网”的存在严重损害了党组织的威信,造成了职工对党的向心力减少,离心力增加。进而当“关系网”中某一成员发生违法违纪问题需要处理时,就会出现牵一“线”而动全“网”、“说情风”狂刮的情形,致使处理工作困难重重、阻力重重。表现之二。企业党组织的影响力不强——现在企业中有的职工在工作、事业上取得了某些成就时,其心里想的、嘴里说的只是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培育之情、或某某领导的赏识和自己努力奋斗的结果,心目中根本没有党组织和人民的教育、培养、帮助之功劳。他们只注重个人而不注重组织。表现之四。企业党组织的凝聚力不强——伴随市场经济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的发挥,人才流动趋势日益加剧,造成企业人才大量流失,甚至有些党员连招呼都不打拔腿就走了,其组织观念显然十分淡薄。表现之五。企业党组织的感召力不强——在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由于有的企业不景气,不得不有一些职工下岗、息工,出现了生活上的暂时困难。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不找企业找政第1页共3页府、不找市场找市长,致使越级上访、群体上访的事件时有发生,个别人甚至于采取极端行为,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有些新建企业认为党组织不但无用反而有碍而不愿建立党组织等等,这些都是企业党组织感应力不强的表现。二、企业党组织感应力不强的主要原因原因之一:某些企业领导干部的****行为,严重地影响了企业党组织的形象——近年来,虽然党中央和各级党组织下了很大的决心,加大了反腐倡廉的工作力度,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整个社会的****现象仍涉及到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各个层次和各个方面。据有关专家问卷调查揭示:认定****问题为当今中国第一位问题的比例达到42%。原因之二:对企业党组织“地位”变化的不适应,直接影响其“作为”——企业党组织的地位由过去“领导一切”的“领导核心”变为“政治核心”,处在“服从、服务、保证、监督”的位置上。范文写作对这一“定位”,有些同志还存有疑虑:第一,党章把党的性质概括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根据这一规定,从中央到乡村的党组织都处于领导地位,而恰恰在工人阶级这个先进社会生产力的代表最集中的地方——企业,党组织却不起领导作用。对此,有些同志还没有从思想上转过弯来。第二,有的同志提出,企业党组织的地位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一样,应该讲两句话:即“有位才有为,有为才有位”。其“位”是前提,其“为”是条件。如果只讲“政治领导”而不讲“经济领导”,就容易形成“政治”与“经济”两张皮,就容易回到“空头政治”的老路上。这是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尤其是在国有企业更为重要。第三,现在公司股东有《公司法》作保障,企业经营管理层有《企业法》作保障,企业工会有《工会法》作保障,而企业党组织按照党章、《公司法》和《企业法》的规定,只能起“保证监督”作用,只有“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的权力。那么,既然经济工作是党的中心工作,是党的全部工作的重要第2页共3页组成部分,为什么企业党组织只能“参与”呢。这岂不是把企业党组织和企业工会组织的定位等同了、甚至还不如了吗。难怪有的职工风趣地说:“跟着行政干拿奖金,跟着工会干有福利,跟着党组织干做贡献”。对于上述问题认识和理解上的不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