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识字六》教案张莹一、教材分析教学内容:本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识字6,主要介绍祖国四个不同的地理位置特点和风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内容分析:本课是由插图和四组词串组成,图上画了秋风中在塞北奔驰的骏马。秋雨中杏花开放的江南美景,骄阳似火的海岛上,生长着许多椰树。祖国的西部高原,冰雪覆盖,牦牛成群。与图相对应的四组词串排列整齐,(骏马秋风塞北杏花春雨江南椰树骄阳海岛牦牛冰雪高原)连起来读,则意义上有联系,又押韵上口,便于记诵。这样安排意在使识字与人文教育相结合,充分发挥语文教育的丰富内涵。识字与认识事物相结合,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整合了其他学科。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的提高。学情分析:对于地理知识还比较空白的低年级孩子来说,文中的塞北、江南、海岛高原是不太好理解的,因此我以一幅中国地图导入在教学过程中将视听、图片和语言文字有机结合,使学生体会祖国的地大物博,感受到不同的风光美景。二、教学目标及方法: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通过网络自主搜集的资料理解词语。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利用网络等现代信息媒体获取资料,能熟练地运用本课中的词串向爸爸妈妈介绍这些旅游胜地。3、情感目标:利用网络资源多层面的拓展,使孩子初步了解我国东部、南部、西部北部各地的风情,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教学重难点:理解词语,了解感受到不同的风光美景,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教学准备:1、搜集有关塞北、江南、海岛、高原的资料,图片。2、制作课件。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能牢牢把握和促进儿童发展的动因——情感,展开和推进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使教学收到最优化的效果。利用网络资源再现情境,变具体为生动,变抽象为直观,通过“读”让学生感受其中,从整体上把握词串识字的1特点,张扬学生个性,培养学生语感,了解我国各地,景色气候的迵异,让孩子从小就知道我国幅圆辽阔,使感情得到升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真情。三、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1、播放《大中国》小朋友,上课之前,老师先给大家播放一首歌曲,你们可得听仔细了!里面唱的是什么呢?(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2、瞧,这就是我们的祖国我们的家——中国,看歌词中有句话这样唱道:“景色也不错”。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继续就继续来学习《识字六》,跟着老师一起去游览一下我们祖国的美丽风景吧!(板书课题)3、(出示飞机图片)我们的祖国疆域十分广阔,光靠双脚走的话还不知要到什么时候,所以今天我们就一起乘坐飞机去旅游吧,在登机前,先让我们自己去买机票吧!二、读好课文复习生字,词语(指名读,男女读)过渡:瞧,飞机开来了,我们赶快背上行李包,乘上飞机,踏上我们的旅途吧!(播放飞机声)咦,飞机先将我们带到了哪里呢?1、学习“骏马秋风塞北”(1)出示塞北图,你知道塞北是哪里吗?(长城以北,包括内蒙古、甘肃和宁夏的北部、河北省外长城以北地方)(2)小朋友再看,在这一望无际的塞北草原上,谁是主角呢?(马儿)你们觉得这些马儿怎么样?(强壮、神气、俊俏、跑得快……)对,像这样跑得快的好马就是——骏马(出示词卡),现在,你能看着这些好马,读好这个词语吗?(3)骏马喜欢在塞北草原上奔驰,不仅因为草原的辽阔,而且还因为有凉爽的秋风迎面吹来!(出示秋风)假如你就是那只骏马,迎着瑟瑟的秋风奔跑,那是怎样的感觉啊?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4)小朋友想不想跨上骏马,迎着瑟瑟秋风,奔驰在塞北草原上?先读好这个词串。(自由练习——谁想试一试?——让我们扬起马鞭,一起奔驰在塞北草原上!)2(5)出示词语填空2、学习“杏花春雨江南”过渡:(播放飞机声)火车继续向前开,它又会将我们带到哪里呢?(1)出示图片,对,水乡,我们来到了我们美丽的江南。江南还有其它美景吗?相机出示“杏花”(粉红粉红的杏花开了,多么娇艳!你能美美地读好这个词语吗?)出示“春雨”(绵绵的春雨滴在身上,又是什么感觉啊?)(2)粉红粉红的杏花露出了笑脸,在蒙蒙春雨中显得更加娇艳,装扮着江南美丽的春天。喜欢江南吗?(3)江南美如画,小朋友,让我们一起来赞一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