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青龙汤在临床应用中的心得[小编整理]浅谈小青龙汤在临床应用中的体会陈舒强福建中医药大学小青龙汤是张仲景伤害杂病论中著名的方剂之一。其中方药组成言简意赅的概述为:“解表宣肺药有麻黄、桂枝、细辛,降肺药有半夏,收敛肺气药有五味子,益营补血药有芍药,益气药有甘草,方药组成决定功效是解表散寒、温肺化饮,兼益气血”。方中宣肺药、降肺药同用,敛肺药、益肺药兼有,从而达到既祛邪又益正的目的,这为临床活用小青龙汤开拓研究思路与应用方法。临床运用小青龙汤既是主治表里兼证即太阳伤寒证与肺寒证相兼的重要代表方,又是主治寒饮郁肺证的重要基础方,更是主治溢饮寒证的常用变化方。此汤方病位主要在肺、心、肾、胃四大方面,常运用来治疗肺源性心脏病、阻塞性肺疾病之水肿等肺病证在病变过程中而出现溢饮寒证者;肾病综合征、肾小球肾炎之水肿等肾病证及内分泌失调在病变过程中出现的溢饮寒证者;阻塞性肺疾病、肺源性心脏病、间质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等肺病证在其病变过程中而出现“咳逆倚息不得卧”;以及风湿性心脏病、心室肥大、心肌梗塞等心病证在其病变过程中而出现“咳逆倚息不得卧”者,只要审明病变证机是符合寒饮郁结,即可选用小青龙汤。根据小青龙汤方药组成如干姜、桂枝、半夏均能温胃化饮,无论是水气在肺,还是肺气不降,影响胃气不能气化水津,以此而演变的胃脘水气证,只要病变证机是寒饮郁结,即可选用小青龙汤。张仲景设小青龙汤,既论方药基本组成,又论随证加减用药。此外,小青龙汤加减变化用药仅仅是举例而言,临证治病用药并非仅限于此。假如夹气虚者,可加人参、黄芪,以补益中气;若血虚者,可加当归、阿胶,以补血养血;若咳嗽甚者,可加紫菀、款冬花,以降逆止咳;若气喘甚者,可加葶苈子、蛤蚧,以降气纳气定喘;若夹有郁热者,可酌情加入石膏,以解肌除热;若寒饮上逆者,可与射干麻黄汤合方应用;若痰阻气逆者,可与皂荚丸合方应第1页共4页用;若夹虚寒者,可与理中丸合方应用;若肾阳虚甚者,可与真武汤合方应用等等。张仲景设小青龙汤中细辛用量为三两,结合多年临床中用细辛治疗肺寒证体会,我们正常认为治病单用细辛则不能超过一两即3g,而在小青龙汤复方中用细辛量为三两即9g,既能增强干姜温肺化饮作用,又能制约芍药、五味子益阴补血而不恋邪气,所以用小青龙汤治疗肺寒证选择细辛最佳用量为三两即9g。该方在临床应用中不论肺寒饮证有无表证,均可应用麻黄、桂枝、细辛,若病有表证,它们发挥解表散寒作用;若无表证,它们发挥宣肺温肺散寒作用,即麻黄、桂枝、细辛因病证表现不同而发挥不同的治疗作用。张仲景设小青龙汤用法“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即先煎麻黄10分钟,再纳入其余药煎煮25分钟,然后去滓,每日分3服。我们临床应用小青龙汤辨治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等病证时,可每剂药煎2次,每日分3次温服,以续药力,则治疗效果最为明显。本来在临床工作中将小青龙汤进一步加减,治疗不同类型咳喘病,取得很好疗效。现举例如下:1风寒引动老年哮喘张某,男,70岁。于2008年4月20日来就诊。反复哮喘,咳嗽,痰多30余年。3天前因受凉后,出现恶寒、胸闷、气憋、伴咳嗽,痰少咯吐不爽等症状。平日短气、疲乏、轻度哮喘、痰多,夜间口干苦等。体胖,面色晦暗。听诊,呼吸急28次/分,双肺弥漫性哮鸣音。心率100次/分,血压120/70mmhg,体温37℃。舌质暗红、舌体胖大、苔白厚根苔干,脉浮紧。证属风寒客表,痰饮内停,兼阴虚内热。治以解表蠲饮,化痰平喘,兼以清热养阴。处方:炙麻黄、桔梗、前胡、法半夏、枳壳各9g,桂枝、细辛、干姜、五味子、甘草6g,杏仁、全瓜蒌、花粉、大力子各12g,芦根、葶苈子各15g。3剂,水煎服,1日1剂,分3次温服。3天后复诊,自述服第1剂药后,即觉诸症状减轻,3剂后症状基本消失。分析:哮喘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哮喘的病因,外邪侵袭,未能及时表散,壅阻肺气,聚液成痰;或饮食不当,致脾失健运,痰浊内生,上干于肺,第2页共4页壅阻肺气;或肾虚精气亏乏,摄纳失常,阳虚水泛为痰,或阴虚火灼津成痰上干于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