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郑愁予郑愁予,原名郑文韬,祖籍河北宁河,1933年生于山东济南,现代诗人。台湾中兴大学毕业,现为中国海洋大学驻校作家。作者简介作品集有《梦土上》、《衣钵》、《窗外的女奴》、《燕人行》、《莳华刹那》等。诗歌《错误》、《水手刀》、《残堡》、《小小的岛》、《如雾起时》等。郑郑愁愁予予错误错误什么错误?谁的错误?我打江南走过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青石的街道向晚跫音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的心是小小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的窗扉紧掩我哒哒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哒哒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是个过客……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xù)/不飞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跫(qióng)音/不响,/三月的春帷(wéi)/不揭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fēi)紧掩(yǎn)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柳絮(xù)跫音(qióng)窗扉(fēi)字音:字音:哒哒(dā)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停顿:停顿:1、整体体味诗中的情感基调是怎样的?哀婉、无奈、淡淡的愁怨2、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中故事的梗概。描写了一个女子等待归人的心里变化过程。具体赏析(一)“前奏”部分1、前奏部分用了什么意象?莲花2、诗人为什么要用“莲花”这一意象?可否换成“玫瑰”?(1)莲花是江南的特产,呼应了故事发生的地点在江南;(2)写出了女子的清纯、贞洁。玫瑰不符合江南水乡的特色,同时也破坏了诗中含蓄的味道。3.“容颜如莲花的开落”倒装句。容颜如开落的莲花。“开落”与前面的“走过”形成押韵——音节美;“莲花的开落”与“等在季节里”相呼应,说明等待的时间长;比喻女子容颜的憔悴了。4.这里诗人用了一个对比,这个对比是什么?“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短句与长句的对比。短句暗示过客之匆匆。长句暗示女子等待之悠悠。(二)第一部分1.第一部分中的意象有哪些?东风、柳絮、寂寞的城、青石街道、春帷、紧掩的窗扉2.东风实际上是比喻心上人的信息没有传来3.柳絮绵绵不尽的思绪女子的心里一直在期盼心上人,容不下其他,既然心上人杳无音讯,那么这心就是寂寞的,她固守着这份寂寞,所以说“三月的柳絮不飞”。4.“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小小的城”:“小小”是说女子心里的“容量”很小,只容下了她的他,所以“小小”写出了女子的坚贞、纯洁。“寂寞的城”:是封闭的,落寞的,是凄凉的,写出了女子的心情是封闭、沉闷、落寞的。5、恰如青石的街道向晚青石长满苔藓的石头说明街道很少有人走向晚趋向黄昏突出街道的冷漠凄清。用此比喻将思妇内心的孤独,凄凉之情具体的展现了出来。6.“春帷不揭”说明院子里没有人来,没有一点动静。7.“窗扉紧掩”她甚至封闭到了连窗帘也不肯拉开的地步,那么,她在干什么呢?在等待无尽的等待……(三)第二部分1.女子有没有等到她的他?从哪里可以看出?没有,“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2.体味去全诗,想象并组织语言描绘这个故事的场景。3.“达达的马蹄声”为什么是一个“错误”呢?(讨论)①女子误以为“我”是她的心上人;②“我”的出现打搅了深闺中的女子。4.美丽的错误怎样理解?男子游子谣女子等待蹄声过客期盼希望激动失望美丽的错误小结本课大家再来回顾一下本诗中的美有哪些?语言美意象美情感美总的说来,就是本诗的一大特点——古典美。本诗的特点有哪些?古朴、婉转、轻柔。错误郑愁予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开落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的心如小小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作业布置1.有感情地背诵此诗;2.思考,为何杨牧说李商隐是“中国的中国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