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德学习资料一、家族评议堂1,、产生:家族评议堂是城关社区在全县四德工程建设开展后,社区村民在社区两委号召下,自发组织形成的,家族评议堂形成于2009年4月,适应了四德和谐家庭建设的大潮2、组成家族评议堂成员主要是由社区中的每个家族,通过家族中的群众推选的形式,在每个家族中,确立1---3名德高望重,处事公道的老年人组成,家族评议堂中每个成员间没有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3、作用调解本家族或本社区内的家庭纠纷,推荐好媳妇、好婆婆、和谐家庭、孝贤模范,检查监督社区村民赡养责任书践诺情况,监督老年人权益保障基金的使用,完善社区老年人档案。4、活动形式每月6、16、26号家族评议堂成员在社区家族评议堂办公室集中接待老年人来访,对老年人反映的问题,首先由本家族的家族评议堂人员进行调解,及时处理,对难于解决和处理的问题,由本人着急社区全体家族评议堂成员会议,共同讨论,评说问题症结,研究解决方案,并进行及时处理。对重大问题家族评议堂难以解决的问题,提请社区两委研究解决5、社会效果自家族评议堂成立后,赡养纠纷明显减少,社会风气良好,涌现出大批孝德典型,家庭更和睦,社会更和谐。6、调解实例(1)刘云千与子女矛盾2009年4月28日,刘云千于三个儿子因宅基地问题发生矛盾,三个儿子互相争吵,刘云千找到家族评议堂的陈维祖同志,陈维祖同志分别找到三个儿子,个别谈话,耐心教育,但因矛盾尖锐,调解不成,召集了社区评议堂会议,成员们各自发挥自生主观能动性,积极想主意,出办法,集中调解,最终圆满解决,其子刘元庆盖房三间5月12号,由于刘云千的三个儿子认为之前解决方案不符合自己的利益,推诿赡养老人,陈维祖再次进行调解,经过四方的共同商讨,最终达成一致意见,每个儿子每年支付老人2000元生活赡养金6月17日,刘云千老人再次找到陈维祖,反映子女不能按时交纳赡养金问题,陈维祖对其子女进行耐心批评教育,最终三个儿子足额交纳了赡养金(2)陶友文问题2010年5月18号,陶友文是一个善良的农民,有两个儿子。由于分家问题,孩子和老人产生了矛盾,孩子拒绝给老人赡养金。陶友文找到家族评议堂的陈维祖反映问题,陈维祖得知后,马上将老人及其子女叫到社区评议堂办公室,询问事情的经过,探求问题原因,耐心细致劝导,老人的子女充分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主动支付赡养金。二、老年人权益保障委员会根据街道党委的要求,于2009年4月12日,城关社区成立了老年人权益保障委员会。老年人权益保障委员会由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和群众推选出的60周岁以上老年人组成,成员有严格的条件: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心村内公益事业;处事公道;为人正派;身体健康;威信高;敢于直言;语言表达能力强。老年人权益保障委员会设会长一人,副会长一人,成员三人。主要职责:1、定期走访社区60周岁以上老年人,了解其身体及生活情况,并提供必要帮助。2、同家族评议堂共同调节家庭矛盾,协调家庭关系。3、组织开展老年人健康查体和娱乐活动。4、组织老年人开展议事活动,为社区两委决策提供科学参谋。三、基金管理与发放1、形成基金是由社区中的大户以及在外经商人员及群众自愿捐助的。2、作用用于帮助老人减轻因特殊原因或患严重疾病所造成的暂时性困难而设立的群众性互助互济专项基金。3、管理基金由社区老年人权益保障委员会和财务所共同管理,任何人不得私自借用挪用。基金只发放给60周岁以上有暂时困难的老年人,发放后,由老年人权益保障委员会监督其使用,到期后,由其子女代还。四、赡养公示问题赡养公示是社区内60周岁以上老年人的家庭的子女,对老年人赡养承诺,每半年承诺一次,承诺后由老年人权益保障委员会做成公示牌在村内进行公示。通过公示,起到群众舆论监督的作用。监督:(1)群众相互监督。(2)老年人权益保障委员会通过每月走访调查,检查每户的落实情况。(3)家族评议堂通过定期走访和集中接访处理矛盾,检查落实情况。(4)通过老年人联系户办公室,联系人走访联系户,了解老人生活、身体情况及子女赡养情况。对检查结果,家族评议堂进行汇总,老年人权益保障委员会张榜公示,以表扬先进督促后进,对拒不践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