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议中的《巨婴国》▲《一九四二》中,国民党军需官蹂躏17岁的姑娘前,先让她“像老妈子一样”伺候自己洗脚。武志红看到这里,脑中蹦出了“巨婴”这个词。(网络资料图/图)全文共3721字,阅读大约需要7分钟。真相显而易见,很多时候我们就是看不到。伦敦曾有个画派做了个展览,看展的人很惊讶:天空是蓝色的,你为什么画成红色呢?画师走了,抬头一看,伦敦的天空就是红色的,因为那时污染非常厉害。——武志红本文首发于南方周末微信号:nanfangzhoumo电影《一九四二》有个场景:肥头大耳的国民党军需官躺在妓院炕上,蹂躏17岁的姑娘前,先让她“像老妈子一样”伺候自己洗脚。2012年12月,心理学家武志红看到这一幕,脑子里蹦出来个词:“巨婴”。“有这个概念后,我觉得我们国家大多数人都像巨婴,就有了‘巨婴国'概念。”武志红说。他将“巨婴”定义为心理发展水平还停留在1岁以前的成年人,并认为这些人普遍具有病态共生、全能自恋、偏执分裂的心理,这些心理造就了当下的“中国式好人”“中国式家庭”和逼婚等现象。这些思考,也是武志红对一个困扰了自己二十年的问题的解答。1995年,武志红还在北京大学读大二,就下定决心要“搞明白人是怎么回事”。他做心理热线接话员,考心理学研究生,一心想当心理咨询师。然而,读研期间,武志红被诊断为抑郁症,因此延迟一年毕业。起初他向外界寻求帮助,收效甚微,索性“在抑郁体验里头待着,不断触碰抑郁的情绪,和它在一起”。他写日记,解析自己的梦,用心理学知识分析和认识自己。这样过了两年,他突然觉得心里千万条拧着的河流突然贯通了。这段时间,有一个梦长期困扰着武志红。他或者回到高中,面对数学不知所措;或回到研究生四年级(因抑郁症多读了一年),为毕业忧心不已。2013年初,他又做了这样的梦,却在梦中觉察这将是最后一次。那时,他自信对“巨婴国”有了较为系统的理解,准备写书。“我相当于在1995年给自己出了个题——‘人到底是怎么回事'。到2013年,系统地形成‘巨婴国'的思考,就是我给出的答案,而且我潜意识觉得这个答案是对的。”武志红说,考试梦真的就此不再折磨他了。2016年12月,《巨婴国》出版,但饱受质疑。第一章里,武志红就讲了一个匪夷所思的故事:有次他隔着视频,对一个充分信任他的宅男做心理咨询。咨询中,武志红感到自己变成了一个面目狰狞的魔鬼,而视频对面的男孩,也看到了这一切。“他对这个魔鬼形象的描述,和我体验的,是一致的。”武志红在书中写道,随即他解释,这是荣格所谓的“共时性”:“来访者将他内心的东西投射出去,而心理咨询师认同了它。”很多读者对这个故事和这一解释并不买账,他们因此对《巨婴国》心生反感,并据此视武志红为“神棍”。更多的评论指出,如果把《巨婴国》当做一本提出新假说的书,那它很成功,但论证并不充分。对于这一点,武志红大方承认。“这本书在逻辑结构、论证方面的确不是特别严谨。”武志红对南方周末记者说。1为什么把中国男人画那么丑南方周末:《巨婴国》通过分析一个个故事来讲“国民性”,说服力有多强?武志红:我的确不是做学术研究的,只是根据自己的经验作一个总结。我在大学的时候,接心理热线电话五年;后来在《广州日报》做心理专栏,收到读者来信几万封;再后来又做心理医生,听了三四百个来访者的故事。所以,我累计听了至少几万个故事。我毕竟不是做学术研究的,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得出这样的结果。我书里用的是岳敏君的画。他为什么把中国男人画得那么丑?其实你走到大街上,大多数中国男人不就是这样的吗?这还非得要做学术论证吗?真相显而易见,但很多时候我们就是看不到。伦敦曾经有个画派做了一个展览,看展的人觉得很惊讶:天空是蓝色的,你为什么画成红色呢?等到画师走了,抬头一看,伦敦的天空就是红色的,因为那时候污染非常厉害。有时候就是这样,大家都活在想象中,反而觉得把真相说出来的人很怪。当这个显而易见的真相被说出来,我们就发现事情是这样的。中国绝大多数热点新闻事件,这本书都能给出强有力的解释。南方周末:怎么想到用岳敏君的“笑脸人”做插图?武志红:我觉得,我的很多东西好像可以用这些画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