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类:诗中江1、夏日绝句——李清照2、江雪——柳宗元3、忆江南——白居易4、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5、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6、早发白帝城——李白7、望天门山——李白8、江畔独步寻花——杜甫9、枫桥夜泊——张继10、江上渔者——范仲淹第六类:诗中树1、鹿柴——王维2、小池——杨万里3、墨梅——王冕4、竹石——郑燮5、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第七类:诗中花1、过故人庄——孟浩然2、渔歌子——张志和3、池上——白居易4、清明——杜牧5、蜂——罗隐6、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7、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8、江南——汉乐府9、赠汪伦——李白10、绝句——杜甫第八类:诗中日1、悯农——李绅2、乐游原——李商隐3、元日——王安石4、示儿——陆游5、使至塞上——王维第五类:诗中江夏日绝句(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注释]1.人杰:人中的豪杰。[简析]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作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诗人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借古讽今,正气凛然。全诗仅二十个字,连用了三个典故,但无堆砌之弊,因为这都是诗人的心声。如此慷慨雄健、掷地有声的诗篇,出自女性之手,实在是压倒须眉了。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注释]1.这是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之后写的诗。2.绝:绝迹。[简析]“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描写雪景,“千山”“万径”都是夸张语。后两句别开生面,勾画了一个渔翁独钓寒江的奇异景象。风雪满江,一叶渔舟,渔舟上坐着一个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渔翁,正迎风抗雪,在寒江上垂钓。最后一句点出“雪”字,包笼全篇。这首诗看似乎写景,其实是借江野雪景的描写来塑造诗人自己的形象。诗中所刻画的老渔翁形象,正是诗人同恶劣环境对抗的内心世界的形象表现。诗中以辽阔空旷的背景映衬寒江独钓的孤舟,也透露出诗人寂寞孤独的情怀。作者简介: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东永济县)人。杰出的思想家、散文家,诗歌的成就也很高。忆江南(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注释]1.谙:熟悉。2.红胜火:颜色鲜红胜过火焰。[简析]首句“江南好”,开门见山,实话实说。一个“好”字,饱含着诗人深情的赞叹。次句“风景旧曾谙”,抚今追昔,说明江南风景之美是当年自己亲身感受到的,是非常熟悉的。结尾“能不忆江南”一句用反问语气,流露出强烈的赞叹和眷恋之情。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注释]1.芙容楼:润州(今江苏镇江)的城楼。辛渐:作者的一位朋友。2.平明:清晨。3.洛阳:今河南洛阳,是辛渐所去的地方。4.冰心:比喻心的纯洁。玉壶:冰在玉壶之中,进一步比喻人的清廉正直。[赏析]“寒雨连江夜入吴”,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织成了无边无际的愁网。第二句“平明送客楚山孤”,点出了送别的时间和地理环境。雨后的清晨,天气初晴,青山滴翠,孤山兀立。一个“孤”字,也形象地传达了诗人此时的心境。“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二句,写的是诗人对辛渐的叮咛和托付之语。意思是说:你到达洛阳后,假如有亲戚朋友询问我遭贬后的近况,你可以告诉他们,就说我的内心依然纯洁无瑕,就像冰那样晶莹,像玉那样透亮。诗中用一个巧妙的互相映衬的比喻,来形容一种纯洁完美的品格。表现出诗人不肯屈从于恶势力的顽强斗争精神。作者简介:王昌龄(约698-756),字少伯,京兆长安人。唐代诗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注释]1.黄鹤楼: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传说有神仙在此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2.之:往。[简析]这首诗是李白诗中歌颂真挚友谊和抒写离别之情的代表作,千百年来脍炙人口。“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前两句旨在点题,引出了相互惜别的人物、地点、时令和友人要前往的目的地。“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是从诗人的眼光和角度写孟浩然乘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