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揣摩欣赏文中准确而生动的词语、句子;初步掌握比喻、排比、拟人的修辞手法。【教学重点】1、诵读;结合语境,揣摩词语、句子的含义及表达效果,体会语言表达的技巧。2、品味赏析词句,分析比喻、排比、拟人的修辞手法。【教学难点】体会语言表达、修辞手法及其作用【教学方法】1、诵读教学法:本文是篇美文,语言简洁明快,形象生动,有很强的节奏感,在声情并茂的涵咏中创设欣赏氛围,让学生在美的意境中得到熏陶。2、点拨法:课堂教学以学生活动为主,比如选用语言实例赏析,体会关键词语的妙处和所抒发的情感,教师在疑难处给予指导点拨。【教学流程】一、复习回顾春草图——草报春春花图——花争春盼春——绘春{春风图——风唱春}——颂春春雨图——雨润春迎春图——人迎春二.读课文品析词句(从修辞方面品析)1、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2、“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3、特写镜头一是春草:“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钻”和“偷偷”用得好,说说好在哪里?4、“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5.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三、拓展延伸描绘春天的诗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唐·孟浩然《春晓》•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唐·杜甫《春夜喜雨》•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唐·杜甫《绝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唐·白居易《忆江南》•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支红杏出墙来。——宋·叶绍翁《游园不值》•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洲》•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四、小结<<春>>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抓住了春天的特点,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江南的春天特有的景象,抒发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