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教学设计1.3.1有理数的加法(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有理数的加法的意义2.会根据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过程与方法1.经历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理解有理数的加法法则.2.能运用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解决有关实际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能积极地参与探究有理数加法法则的活动,并学会与他人交流合作.教学重点: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会正确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教学难点:异号两数相加及和的符号的确定教学过程一、阳光激趣,目标认定1、问题:在一节数学课上,某一小组先获得了1分,然后又因为其他原因被扣了3分,请问,结果这一小组得了几分?思考:你能列出算式吗?(+1)+(-3)2、学生齐读目标.二、阳光探究,研学展示(一)借助数轴来讨论有理数的加法.一个物体向左右方向运动,我们规定向左运动为负,向右为正,向右运动5m,记作5m,向左运动5m,记作-5m.利用数轴,求以下情况时这个物体两次运动的结果:(1)先向右走5米,再向右走3米,物体从起点向()运动了()米;(2)先向左走5米,再向左走3米,物体从起点向()运动了()米;现在我们来看看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呢?(引导学生从式子中数字,运算的特点来看)这两种情况运动结果的算式如下:5+3=8;(—5)+(—3)=—8;结论:符号相同的两数相加,结果的符号不变,绝对值相加(3)先向左走3米,再向右走5米,物体从起点向()运动了()米.(4)先向右走3米,再向左走5米,物体从起点向()运动了()米;这两种情况运动结果的算式如下:3+(—5)=—2;5+(—3)=2现在我们来看看这组算式,有什么特点呢?(仍然引导学生从式子中的数字,运算特点去探究)结论:符号相反的两数相加,结果的符号与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相同,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5)先向右走5米,再向左走5米,物体从起点向()运动了()米;运动结果的算式如下:(+5)+(—5)=0;1(6)如果这个人第一秒向东(或向西)走5米,第二秒原地不动,两秒后这个人从起点向东(或向西)运动了5米.写成算式就是5+0=5或(—5)+0=—5.这两个式子有什么特点呢?按照前面的方法让学生回答.结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总结:有理数加法法则: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二)例1计算:(1)(-3)+(-9);(2)(-5)+13;(3)0十(-7);(4)(-4.7)+3.9.教师板演(1),其余让学生做,并说出每一步运算所依据的法则.方法归纳:进行有理数加法,先要判断两个加数是同号还是异号,有一个加数是否为零;再根据两个加数符号的具体情况,选用某一条加法法则.进行计算时,通常应该先确定“和”的符号,再计算“和”的绝对值.三、阳光测评,反馈提升1.计算:(1)(-3)+(-8);(2)9+(-5);(3)5+(-3);(4)7+(-7);(5)(-6)+0;(6)(-8)+1.2、小结:说出本节课的收获有哪些?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