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萤窗小语》有感我向来是不读书的人,尤其是那些长篇大论,不过自己还是比较喜欢一些短小精悍的书籍。一个简单的故事阐述深刻的道理,一首简短的诗篇抒发优美的情感,一段浓缩的散文描绘幽静的风景,当然更多的是让我们感悟出一些人生道理。《萤窗小语》正是一部适合我的一本启蒙书。《萤窗小语》是著名作家、画家刘墉的成名作,也是“影响了我一生的书”。刘墉,著名作家、画家,籍贯北京,生于台北,现居美国,被台湾金石堂评为“最畅销的作家”。《萤窗小语》不但是作者的早期成名作,也是改变作者一生的书。因为它的畅销,鼓励作者继续创作,最终成为一位专业作家;也应为它为作者赚取了丰厚的版税,使作者能够早早还清贷款,并去美国深造。更重要的是这本书的前三集都是作者曾在主持节目《分秒必争》时的开场白。由于后来不受限于开场白时,作者渐渐把文章扩大。《萤窗小语》共七集,前三集改名为《心灵的四季》,后四集仍然维持《萤窗小语》的原名。《萤窗小语》前三集内容多局限于作者担任主持人时写的开场白,后四集远比前三集来得自由,内容也更加深入。由此可知,就写作而言,《萤窗小语》七本书,很像阶梯丛书,由浅入深。而我寒假品读的是后四集的《萤窗小语》,而这四集像是作者在重温二十多岁的情怀。看得出那时在大学教“诗社”的作者,多么喜欢用排比句和引经据典;也看得出因为作者画国画,所以加入了许多画论;更见得出那个时代,仍然是相当不开放的。我是从上学期结课之后,准备期末考试复习时才开始细读的。那时复习看课本常常觉得无聊之极,于是我就想找一本散文书,在自己复习累的时候就翻翻。这本书给我的第一作用就是当我复习烦躁之后看看,能够让我的心情平静下来继续复习。现在回想这本书之所以能够有如此的功效,主要是因为这本书是以作者通过叙述自己生活、写作、画画、读书的感受并把这些感受融入我们生活中做人、做事的原则中为主打曲。这样对第1页共17页于像我这样不常读书的人,更加容易吸收,容易得到新的启发。这本书给我的第二作用就是这本书简单而高雅,使我有读其他富有内涵且深刻的书。这本书的另一大特点是以每一小节呈现的。每节的篇幅短小,内容思想较为突出,遣词造句是相当有造诣。每每读书时都能够很容易的得到一些启迪,读了那些比较优美的句子,就会觉得很高雅,稍有一些文学素养的一丝骄傲感。我曾经也读过什么笑悟人生哲理,启迪智慧人生一百条故事等之类的书。不过在与《萤窗小语》相比之下那些书就显得比较苍白无力,甚至比较低俗。因为那些书,通常叙述一个幽默的笑话,然后透露一些道理,很多人看这类书之后只是笑笑,知道一些道理存在,从很少理解这些道理,并从故事中咀嚼出其他的东西。而《萤窗小语》则是一部很优美的书,它与上面那类书的区别在于它的语言比较优美,每次读完一小节后还有兴趣继续咀嚼一下里面的句子,品味句子过程中又可以领悟到别的一番意味,让你对作者要告诉你的久久不能忘怀。称《萤窗小语》为启蒙书是因为它给予了我许多,我只想选几个我从中得获得写下来。首先,《萤窗小语》在开篇便让我明白了读书如交朋友。我们在世上走活一生,不可避免要交朋友,所以我们在世上过活一生也要读书。交朋友是为了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实,读书当然也有如此之功效。读书就像交朋友,有些书只需略略即可,是点头之交;有些书必须精读细读,是之心之交;又有些书得再三玩味,十分迷醉,如情人爱侣。不过,读书就像交朋友,不可又他人帮你读。我刚进大一时,班上有一个博览群书的女生。我当时对她的崇拜之情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呀。很多次都能够看到她对一些名著侃侃而谈。羡慕嫉妒恨就促使我请她推荐几本书给我看看。可是我却看不进去,我就请她给我讲一些她看过的一些书。她给我讲过许多,比如张爱玲的很多小说、莎士比亚的戏剧、曹雪芹的《红楼梦》、三毛的一些小说等等。每每听她讲了之后就感受很多,可是以后我发现我每次跟别人谈论一些书时基本上全是她的观点,我成了她的复制品。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同一本书有不同的理解。第2页共17页我投机取巧从她哪里得到一些知识,可是我觉得那始终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