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离子反应•考点定位离子反应是中学化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基本上年年出现在高考的试题中,题型以选择题为主。主要考查点为:1、判断电解质、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2、理解离子反应的定义、本质及离子反应的条件;3、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和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4、正确理解和判断溶液中离子能否大量共存;5、会鉴别一些简单的物质或离子.一、几组概念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例如:HCl、NaOH、K2SO4。在水溶液里部分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如:醋酸、氨水无论是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例如:蔗糖、酒精。1、电解质:2、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如:NaCl、HCl3、强电解质:4、弱电解质:注意事项:1、电解质、非电解质应是化合物;2、电解质导电须有外界条件:水溶液或熔化状态;3、电解质应是一定条件下本身电离而导电的化合物;CO2、SO2、SO3、NH3属于非电解质。4、电解质的强弱由物质的内部结构决定,与其溶解性无关,某些难溶于水的化合物。如BaSO4、AgCl。由于他们溶解度太小,测不出(难测)其水溶液的导电性,但他们溶解的部分是完全电离的,所以是电解质。5、电解质不一定导电。不导电物质不一定是非电解;非电解质不导电,导电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1)强弱电解质比较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物质结构离子化合物,某些共价化合物某些共价化合物电离程度完全部分溶液时微粒水合离子分子、水合离子导电性强弱物质类别实例大多数盐类强酸、强碱弱酸、弱碱、水考点1、电解质、非电解质、强弱电解质的判断例1、下列物质,该状态能导电是:;溶于水才能导电的是:;属于强电解质的是;属于弱电解质的是;属于非电解质的是。①氯化钠固体;②氯化氢气体;③盐酸溶液;④硫酸;⑤氯气;⑥二氧化硫;⑦氢氧化钠溶液;⑧纯醋酸;⑨硫酸钡;⑩纯酒精;⑾铝;⑿蔗糖水溶液。3、7、111、2、4、5、6、81、2、4、986、10电离方程式电解质的电离可用电离方程式表示强电解质的电离:NaHCO3=Na++HCO3-NaHSO4=Na++H++SO4-弱电解质的电离:CH3COOHCH3COO-+H+NH3H․2ONH4++OH-(1)电解质本身不一定导电,导电的不一定是电解质。(2)离子化合物一般在水溶液中和熔化状态下都能导电,而共价化合物只能在水溶液中导电,熔化时(即液体)不导电,据此(熔化状态下是否导电)可以区别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3)溶液的导电能力决定于溶液中离子的总浓度和所带的电荷数,而与溶液中离子总数不一定成正比。与电解质的强弱也不一定成正比。导电性强的溶液不一定是强电解质溶液;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一定强于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例题]往醋酸溶液中滴加稀氨水时,溶液的导电能力发生变化,其电流强度I随加入稀氨水的体积V变化曲线图为()IV0AIV0IV0CD[思考]如改成往Ba(OH)2溶液中滴加稀硫酸呢?IV0B例题:下列物质中属于导电性最强的电解质的()A无水硫酸B熔融的氯化钾C稀盐酸D固体氯化钠溶液的导电能力:主要取决于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的浓度及其所带的电荷的多少。B离子方程式的定义: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符号来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叫离子方程式。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离子方程式的意义:不仅可以表示一个反应,而且可以表示所有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1、写: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2、拆: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写成离子形式;3、删:将不参加反应的离子从方程式两端删除;4、查:检查方程式两端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和电荷是否相等。•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铜片与稀硝酸反应••(B)氢氧化钡与足量的NaHSO4溶液反应••(C)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足量的氯气••(D)在漂白粉的溶液中能入过量的CO2•B、DCu+NO3-+4H+=Cu2++NO↑+2H2OBa2++2OH-+2H++SO42=BaSO4↓+2H2O2Fe2++2Br-+2Cl2=2Fe3++Br2+4Cl-ClO-+CO2+H2O=HCO3-+HClO•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Ca(HCO3)2与NaOH等物质的量反应••(B)碳酸钠中加入等物质的量的乙酸••(C)石灰水中通入过量的氢氟酸••(D)用碳棒作电极电解NaCl饱和溶液•Ca2++2HCO3-+2OH-=CaCO3↓+2H2O+CO32-CO32++2CH3CO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