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单开道岔单开道岔是一种最常见的道岔,为便于分析理解,将几个基本概念作以下解释。道岔始端(或称岔头)与道岔终端(或称岔尾):尖轨尖端前基本轨端轨缝中心称道岔始端,而辙叉跟端轨缝中心则称道岔终端。顺向道岔与逆向道岔:列车通过道岔时,凡由道岔终端驶向道岔始端时称顺向通过道岔,反之由始端驶向终端时称逆向通过道岔。一、单开道岔构造一组单开道岔,主要由转辙器部分、连接部分,辙又及护轨部分以及岔枕等几部分所组成,如图3-29。(一)转辙器鄙分转辙器是引导机车或车辆进入道岔不同方向的设备,其作用是将尖轨板动在不同的位置,使列车沿直线或侧线运行转辙器中的主件有基本轨和尖轨,联结零件有拉杆、连杆、顶铁、滑床板、轨撑和跟端结构以及辙前垫板、辙后垫板等。此外,转辙器中还包括有转辙机械等设备。如图3-30。1.基本轨:在道岔中接触尖轨和靠近护轨的钢轨叫基本轨。用12・5m或25m的标准轨制成。基本轨的作用除承受车轮的垂直压力外,还与尖轨共同承受车轮的横向水平力并保持尖轨位置的稳定。2・尖轨尖轨是转辙器中的重要部件之一,两尖轨用连接杆连接在一起,通过转辙机操纵,当其中一根尖轨与基本轨靠拢时,另一个尖轨与相邻的基本轨离开适当的距离,以使车轮轮缘通过。转换尖轨的位置,可使机车车辆由一股道转入另一股道。尖轨用与基本轨同型的标准钢轨或特种断面的钢轨刨制而成。尖轨按其平面形式可分为直线尖轨与曲线尖轨。尖轨按其断面形式可分为普通断面尖轨与特种断面尖轨两种。3・跟端结构尖轨跟端是转辙器中的一个重要连接点,它应保证尖轨由一个位置扳动至另一个位置时摆动灵活,列车通过时稳定而无变位和跳动,还要保证与基本轨的连接牢固可靠,构造简单和维修方便。4.其他零件(1)连接杆连接杆的作用是将两根尖轨联结成为一个框架式整体而一起摆动,同时保持两尖轨在平面上的相对位置。连接杆多用扁钢制成,通过接头铁(耳铁)与尖轨相连接。安装在尖轨最前面且与转辙机械相连的一根称转辙连接杆(拉杆)。(2)顶铁(轨距卡)由于尖轨与枕木没有道钉固定,为了保持尖轨在列车通过时不被车轮横向压力所挤弯,应在尖轨轨腰上安装顶铁。(3)轨撑(轨束)为了增强转辙器的横向稳定性,在基本轨外侧安装轨撑,它的作用是承受横向力和防止基本轨产生横向移动。(4)滑床板单开道岔的滑床板是用厚度不少于20r啪的钢板制成。长度为570x啪,板面上有凸出高6z砌宽80一的滑床台。滑床板的作用是承托由尖轨基本轨传来的压力并传递到岔枕上去,同时应保证尖轨在平台上能正常的左右平滑摆动,滑床台具有阻止基本轨向内侧移动的作用。此外,滑床板靠枕木端头的一侧焊有档肩(或弯折成直角钩肩),做为轨撑的支座。为了减少尖轨摆动时的阻力,在使用中应对滑床台经常清扫并涂以润滑剂。(5)辙前垫板(轨撑垫板)铺设在尖轨尖端前面的一段基本轨下面,与轨撑共同配合起着防止基本轨向外横向移动的作用。(6)辙后垫板(顺坡垫板、支距垫板)为了使尖轨高出基本轨6mm的轨面高差,逐渐顺坡降低下来,并保持尖轨后面导曲线支距的准确,在尖轨跟后面一段长度内铺设辙后垫板。(7)平垫板是铺设在转辙器最前面的两块垫板,其平面形状与普通木枕板相同,但没有轨底坡,故称平垫板。5.转辙机械(扳道器)转辙机械的作用是扳动尖轨在不同的位置上,使道岔准确地向直线或侧线开通。常用的转辙机械基本上可分为手动式与电动式两类。手扳动的有带柄道岔表示器和弹簧扳道器,多用于非集中操纵的道岔上;电动的有ZD型电动转辙机和DFH型电动转辙机,皆用于集中操纵的道岔。此外,还有电空式转辙设备,但使用较少。无论使用何种类型和在任何条件下,转辙机械都必须具备三个功能:能扳动尖轨在不同的位置;能锁闭道岔使尖轨密贴基本轨无缝隙;能显示道岔的开通方向(定位或反位)。道岔各种零件的伤损标准《维规》规定:道岔各种零件应齐全,作用良好,缺少时应及时补充。有下列伤损或病害,应进行修理或更换:1.各种螺栓、连杆、顶铁和间隔铁损坏、变形或作用不良;2•滑床板损坏、变形或滑床台磨耗大于3mm;3.轨撑损坏、松动,轨撑与轨头下颏或轨撑与垫板档肩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