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陶行知故事》有感(金羲)第一篇:读《陶行知故事》有感(金羲)读《陶行知故事》有感XX县区创新外国语八(6)班金羲辅导老师:羿鸿雁读了《陶行知故事》以后,我仿佛突然长大了许多。在《陶行知故事》中,陶行知教我们许多学习方法,告诉我们以后该如何学习,如何来纠正自己学习上的错误,如何引领自己走向成功。陶行知教我们要认真做学问,不要做井底之蛙。而且学习的时候既要学又要问,若光学不问,便会半截理论,死啃书本,用的时候便会发现不灵,若光问不学,便会一半是零,不成条理,低级水平,只有又问又学,边学边问,才是真正的聪明。才是真正完整的活的学问。陶行知还说不要光想着要得到老师和书本传给我们的现成知识,这些知识虽好,但仅仅是世界上知识的一个部分,这些知识在时代的不断发展中是不够用的,而且有时还会用不上,有时甚至会显得陈旧。因此,我知道了,死记硬背不行,要学会举一反三。如此下去,你自己才有可能超越老师,找到打开文化宝库的金钥匙。我们只有一辈子毫无止境地去探求知识,才能超过老师,我们的国家才能一代更比一代强,才能取得更大的辉煌。陶行知不仅教给了我们学习的方法,还教我们做人的道理。他说:“天才决不是天生而成的,陈了白痴以外,每一个孩子只要培养、引导得当,社会关心、环境适宜,再加上他自己的不断努力,都可以成为天才。”陶行知教育我们: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禀赋,蹉跎悔歧路,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多少白发翁,寄语少年人,莫将少年误。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在“建筑人格长城”中做到不留一点空隙。通过读《陶行知故事》使我懂得了许多学习方法,知道了如何纠正自己的错误,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在我成功之路上使我受益匪浅。第二篇:读《陶行知教育故事》有感-读《陶行知教育故事》有感第1页共7页XX县区新店中学七一周好好您总是把希望的嫩芽移入春泥,把荒芜的梦轻轻拾起,额头上的汗水顾不得插去,又投进了希望的田地,汗滴垂落,化作一场甘霖,化作一场春雨,发芽了,叶绿了,在这希望的田野中,温和的阳光照着您和蔼的脸,而您又躬身进入树木花丛中,重复着那辛苦而又伟大的工作,这就是陶行知——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我国千百万教师的楷模,更是知识分子最早和劳动人民相结合的先驱。对自己的孩子,陶行知严格要求。他的二儿子晓光没有正规学历,经人介绍去一家无线电修造厂工作,厂方要看他的学历资格,他拿不出,就写信给育才学校副校长,寄一张晓庄学校毕业证书来。陶行知严厉阻止,一封快信对儿子说:“我们必须坚持‘宁为真白丁,不做假秀才’之主张""总之,‘追求真理做真人’。”以后,“追求真理做真人”七个字,便成了晓光的座右铭。陶行知有两个口袋,一只袋装公款,一只袋私款,有一次他去募捐,走访了好多地方。在归途搭车时,发现私款袋一分钱也没有了,他当时就有一个坚决的想法:绝不挪用公家一分钱。最后陶校长拖着疲惫的身躯毅然从十里外步行回校。陶行知就是这样“以教人者教己”,在“建筑人格长城”中做到不留一点空隙。俗话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在国家危亡、生灵涂炭时,有志之士都应挺身而出,力挽狂澜,救民于水火之中,这才是对国家、民族真正负责任的表现。在伍豪事件中,陶行知先生沉着冷静,揭穿国民党特务的阴谋,使国民党反动派的阴谋遭到彻底破产。陶行知先生把全部身心献给了祖国的教育事业,是万世师表,对得起民族,对得起人民,是全国人民的楷模。陶行知先生虽已逝世,但仍旧会有千万位后继者像陶行知先生一样,陶氏精神必定万古流传。第三篇:读《陶行知教育故事》有感--于婉读《陶行知教育故事》有感XX县区单楼初中二(2)班于婉第2页共7页指导老师:刘冰心人生本来就是辩证的,生活在繁杂的社会中却过着简单的生活,而简单的人生中却又有着复杂的经历,这似乎是陶行知先生的真实写照。您总是把希望的嫩芽移入春泥,把荒芜的梦轻轻拾起,额头上的汗水顾不得插去,又投进了希望的田地,汗滴垂落,化作一场甘霖,化作一场春雨,发芽了,叶绿了,在这希望的田野中,温和的阳光照着您和蔼的脸,而您又躬身进入树木花丛中,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