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以内的进位加法”复习》教学设计淮师附小纪文文【教材简析】“20以内的进位加法”复习是学生在学习了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内容知识后进行的“整理和复习”的教学。学生在这一单元主要学习了两个内容:一是两个一位数相加得数超过10的加法,简述为“20以内的进位加法”,二是“解决问题”,主要是用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材中在单元结束时,安排了“整理和复习”的内容,其中包括整理和复习所有“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算式,还有解决相应的数学问题。复习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要认真观察、分析,发现20以内的进位加法表中的不同排列规律,在发现规律的学习活动中,培养他们的分析概括能力。在此基础上,可以给出贴近学生生活的场景,让他们自己动手解决实际问题。本节课的教学可以渗透分类思想、函数思想、类比思想、模型思想、推理思想以及抽象思想等。【学情分析】多数学生在学完本单元后,基本上具备了良好的计算能力,并且能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学生虽然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但是在分析解决问题和整理复习知识方面的能力还有待提高。本节课可以初步培养和锻炼这些能力。【设计理念】新课标强调“计算不单单是一种技能或能力,它是一种基本的数学方法和数学意识,同时也是人们应该具备的数学素养之一”。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本节课的教学应主要渗透对知识整理和复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和概括能力。在教学中,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发现并解决问题,同时要适时地渗透数学思想(如分类思想、函数思想、类比思想、模型思想、推理思想以及抽象思想等)。【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P101“整理和复习”以及相关练习【教学目标】1.感受知识整理的过程,能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概括和推理的能力。3.激发学生喜爱数学并发现数学的美。【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发现20以内的进位加法表中的不同排列规律。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用学过的知识解决数学问题。【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算式卡片、作业纸【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引入课题。师:小朋友们,我们已经学完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谁能说说有哪些算式?(9+2、7+6、5+8……)师:20以内的进位加法算式很多,怎么才能一道不漏,一道也不重复地全部写出来?(整理呀)二、合作交流,整理知识。1.动手操作。师:你打算怎么整理?你有什么好办法?(生自由说)师:好!下面请小朋友以前后位四人为一小组,进行整理。可以用手中的算式卡片,也可以在作业纸上画画、写写。(学生活动,教师巡视,进行指导。)2.全班汇报交流:师:谁愿意来介绍一下自己的成果?学生可能的结果:①按照得数的大小分类的,如得数是11的算式有9+2、8+3、7+4、6+5……;②按照第一个加数相同分类的,如9+2、9+3、9+4、9+5……;③按照两个加数有规律变化分类的,如9+2、8+4、7+6……(设计意图:体现分类思想,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初步感知了整理知识的重要性。)师:(出示20以内的进位加法表)这张表就是20以内的进位加法表,今天我们要复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并且要对它进行整理。(板书课题:“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整理和复习)3.观察比较表格,发现规律。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张有什么特点?我们先竖着看,来,大家读一读,边读边思考,有什么规律?(生读)师:你发现了什么?(竖着看,每列算式以及结果,发现从左到右分别是9加几、8加几、7加几、6加几以及5、4、3、2加几,并且第一列有8道算式,第二列是7道算式,后面依次是6、5、4、3、2、1道,一共是36道。)(师可以引导启发学生慢慢说)师:再横着看,你们小声地读一读,又有什么发现?(学生发现一共有8行,由上到下每行各是8、7、6、5、4、3、2、1道,一共也是36道。)(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他们分别从不同方向去找出其中算式的规律,并加以比较,从而渗透类比思想。)师:注意每列算式中的第一个加数怎么了?有什么规律?(师引导启发学生说)(每列算式中第一个加数都相同,第二个加数却在不断变化,和也随之不断变化。)(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现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