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研究摘要:我国新课改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整本书阅读教学理念是小学语文的核心教学内容之一,并且逐渐与教材相融合,例如,在目前的部编版教材中,通过“快乐读书吧”板块,并在该板块中推荐一些好的读物,学生根据对书籍的整体阅读来有效提高其阅读素养。因此,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有必要对小学生整本书阅读的教学设计内容进行进一步研究与不断优化。关键词: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引言以小学语文教科书为核心内容,对整本书进行深度阅读。通过对书中的经典作品开展鉴赏与评论,使得小学生能够提高其阅读理解能力,继而有利于其语文核心素养的逐渐提高。以小学语文整本阅读为中心,从书目主题确定、框架结构构建、评价与反馈三个方面着手,对整本书的阅读教育指导设计展开浅析。1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价值分析整本书阅读,是指根据教育部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发展的有关文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要求一线教职员工要在教育中向学生推荐一些不同类型的优秀读物,在通过导读、交流的形式来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从而达到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目的。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将整本书阅读教学模式融入到语文教学环节,能够让学生获得更多的阅读经验、逐渐积累写作素材、扩展文学视野,在不断的整本书阅读过程中掌握理解文章内涵的技巧和方法,继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将来涉足更深层次的语文知识打好基础。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通常是对一篇文章的摘抄,整体性、连贯性很差。而整本书阅读能够通过对整篇文章或书籍的阅读来有效提高学生对书籍内容的理解、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依然存在不小的问题:教师对阅读的推荐度不高,许多教师对于阅读推荐没有经过系统性的规划和研究,盲目性较大,书籍推荐类别也较为单一。对于阅读书籍的选择方面,也存在读书目录与学生的认知相矛盾的问题,没有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因此导致学生对整本书阅读的主动性不高。因而失去了整本书阅读应起到的实质性作用。[1]2确定整本书阅读教学主题2.1分析学情在小学语文的统编教科书中,阅读成为了编排的一个重要方面,因而教师也应该将整本书阅读作为教学的新模式。虽然学生对阅读的热情很高,但是对于基础阶段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来说,在阅读方法和习惯的培养上还是需要老师帮助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采取科学的引导方法,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努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2.2确定书目主题在选择整本书阅读教育指导书目主题时,教师可以将“与教材相关联”作为首要原则,参照统编教材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进行恰当选择[1]。如,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栏目主题推荐的书目为《童年》,教师在选择类似书目时,可以从童年往事出发,选择儿童文学作品《草房子》或《城南旧事》。两者均为现实主义题材的儿童文学作品,从儿童视角描写了友情、亲情及爱情,跌宕的故事情节、波折的人物命运及生活化的文笔风格,可以帮助学生获得角色认同,走进整本书阅读。教师可以从书名、副标题、序言、目录、作者等多个角度,带领学生通过跳读、快速浏览、略读等方式挖掘一本书的基本信息达到点拨学生根据阅读内容切换阅读方法的目标。[2]2.3确定指导目标总体而言,对于整本书阅读教育的指导目标来说,可分为两类,即获得信息和求得理解。获得信息的文本内容同学生目前知识水平大致相同,求得理解的文本是超越学生现阶段知识层次的。从语文教育的层面来看,获得信息这类文本内容是典型的碎片化和浅层阅读,因而在提升理解能力方面较弱,而求得理解这种类型的文本,则能够充分锻炼与提高学生的高层次认知能力,通过思考、对话、理解的方式来增强学生的阅读与理解能力。3构建整本书阅读教育指导框架3.1导入导入指的是在开展阅读教学的开始,为了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师通过运用一定的教学设计,来开展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知识点引入,起到激发阅读兴趣,加深学生知识理解与记忆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依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而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导入。包括情境创设、复习旧知,以及较为受欢迎的游戏导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