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区域活动设计方案一、设计意图:新《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身心发展的经验。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而区域活动正符合这一要求。区域活动,是我们根据教育的目标和幼儿发展的水平有目的的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摆弄为主的方式进行个别化的自主学习的活动。它是教师从幼儿的兴趣出发,为使幼儿获最佳发展而精心设计的环境;它可以让幼儿自由地进出各个区域,开展游戏活动;它有着相对宽松的活动气氛,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能满足幼儿发展的不同需要。因此,我们将本学期的区域活动目标制定如下:二、活动目标:(一)、《益智区》活动目标:1、提供各种材料,让幼儿在操作、玩耍中获得一些知识,发展幼儿的智力,提高动脑、动手的能力。2、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引导幼儿多看、多思、多想。3、帮助复习巩固数学等有关知识。(二)、《美术吧》活动目标:1、提供各种成品、半成品让幼儿操作,发展幼儿的画、剪、贴折等的基本技能。2、教育幼儿在活动中养成良好的操作卫生习惯。3、发展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三)、《娃娃家》。喜欢和同伴一起做游戏,学会分享,等待与轮流,体验与教师、同伴共处的快乐,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四)、《七色光剧场》活动目标:1、提高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幼儿表演的欲望。2、提供各种乐器、节奏谱等,发展幼儿的节奏感。3、提供各种材料,如:头饰、乐器、飘带、花等,让幼儿自由舞蹈,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表现力。4、发展幼儿的动作,提高幼儿动作的协调性。(五)、《玩具吧》活动目标1、知道各种玩具的玩法,对电动玩具有探索欲望。2、同伴之间学会相互谦让,能合作玩玩具。3、提供活动材料:各种毛绒玩具、电动玩具等。4、指导要点:学会与同伴分享自己的玩具。(六)、《美发屋》活动目标:1.让幼儿了解美发的过程,认识一些美发用具;2.在某一主题环境中独立的以角色身份游戏,并逐步发展与同伴的交往能力;3.让幼儿模仿理发师的动作,感受活跃、明快的劳动节奏,从而培养幼儿爱清洁、爱劳动的好习惯,好品德。(七)、《好玩的多米诺》活动目标:1.感受多米诺骨牌效应,初步感知推力的作用。2.能用多种方法排放积木、盒子,积极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操作。3、在搬运、取放、堆叠大型盒子的过程中,可帮助幼儿发展手眼协调能力。4.积极探索,乐意合作,体验游戏的快乐。三、主要措施:1、教师通过设计、提供可供幼儿操作的区域,可发动幼儿与教师共同收集各种材料,制作各种成品、半成品,以便顺利的开展各种游戏。2、在区域活动中设置物品,具有全面性、层次性的特点,可供不同幼儿操作。3、每周为幼儿新增活动内容及材料,提高幼儿活动兴趣。4、提醒幼儿遵守游戏规则。5、教师认真有重点的辅导幼儿活动。(1)教育引导幼儿有目的的选择区域,学习轮流着每天玩不同的区域。(2)教师每天都有一项活动作为重点辅导。(3)加强个别辅导。鼓励幼儿大胆进行活动,能充分调动每一位幼儿的活动积极性。(4)充分发挥区域活动的特别功能,使个别能力差的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得到不同的提高。。(5)抓好活动后的评价及整理工作,以便更好的搞好区域活动。(6)观察幼儿的游戏情况,引导帮助幼儿解决游戏中发生的问题,确保游戏的顺利开展。(7)教师密切注意幼儿在游戏中的情况,记好游戏记录。6、重视每一次的角色游戏,在原有基础上逐步新增材料,认真辅导,充分发挥角色游戏的教育功能。。7、保证幼儿每天都有游戏时间。8、在游戏过程中,充分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幼儿的创造能力。四、区域活动的使用常规。常规是幼儿园进行活动的根本保证,中班幼儿控制力差,行动易受个人意志兴趣支配,集体生活观念还需要巩固,所以建立合理的活动常规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在中班应制定哪些使用常规呢?1、进区卡。“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定生动的进区卡,让幼儿凭卡进区,不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