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2)VIP免费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2)_第1页
1/2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2)_第2页
2/2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3.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学习重点: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学习难点: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学法指导和使用说明:1.自己独立完成随手小实验,实例列举,温故知新,例题分析和例题自解部分。2.师生共同完成取材实验和合作实验部分。学习过程:一;声音的产生随手小实验:摸着自己的喉头部位发声实验思考;摸着喉头部位发声时,感觉喉头部位在(),与此同时听到()。发声若停止则()也停止。取材实验:轻轻拨动绷紧的橡皮筋实验思考:用手拨动绷紧的橡皮筋时,可以听到(),与此同时看到橡皮筋在(),当拨动停止时,则()也停止。取材实验;一手将刻度尺一端压在桌面,另一手拨动刻度尺实验思考:用手拨动刻度尺时,看到刻度尺在(),与此同时听到刻度尺发出的(),当停止拨动刻度尺时则()也停止。结论:以上实验可知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停止,()也停止。或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二:声音的传播实例列举1:隔墙有耳实例分析1;里屋说悄悄话怕屋外的人听见,此实例说明声音可以通过()传播。即()(固体,液体或气体)能传声。合作实验:一个同学轻轻敲桌面另一个同学耳朵紧贴桌面听实验思考:听者()(能或不能)听到敲桌子的声音。结论:以上分析可以得到()。实例列举2:小胖走到河边蹑手蹑脚地捉鱼实例分析2;小胖蹑手蹑脚是因为()。幻灯展示:液体传声观后思考:此现象说明()。以上分析可以得到:()。实例列举3:老师讲课学生听实例分析3:老师产生的声音通过()传到学生的耳朵。结论:此实例说明()。演示实验:(真空罩中的闹铃)实验思考:抽出的空气越多,真空罩中的空气就越(),随之声音会变(),若空罩中无空气,则人耳()(能或不能)听到声音。结论:此实验说明()。总结论:声音可以通过(),()和()传播。但()不能传播声音,物理学中把能传播声音的这些物质叫(),传播声音的介质既可以是()()也可以是()。三:声速资料阅读:阅读30页小资料新知获取:1.记住:声音在15摄氏度的空气中传播速度是()。2.声音在同种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或不相同)。3.一般情况下声音在()中传播的速度大于在()中的传播速度又大于()中传播的速度。四:回声温顾知新:速度,路程和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表达式()。自学新知:1.声音在传播过程中若遇到(),就会被()这就是回声。2.当障碍物离人较远时发出的声音经过较长的时间()回到耳边,人们能把回声与原声区分开。3回声应用实例列举:渔民向海底发出声波探测鱼群,经过2S接收到信号,则的深度是多少例题分析:要想知道海底深度,必须知道声音在海里传播的()和(),然后利用公式()而得。例题自解:随堂检测:1.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__,_______停止,发声也停止。人说话、唱歌靠的是_______的振动。2.声音的传播要靠______,一切_____、_____、_____物质作媒介都能传播声音通常人耳能听到声音是因为声音可以通过_____传入人耳,引起鼓膜的_____。3.月球上没有空气,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相距很近也听不到彼此讲话的声音,这是由于________不能传声。4.用两个小纸盒和一根铜线做成的“土电话”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上课时学生听到老师讲课的主要过程是:老师的声带______,在空气中产生______,再引起学生的鼓膜_____。6.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m/s,等于_____km/h。7.下列属于气体振动而发出声音的是()A.丁东的鼓声B.哗哗的流水声C.隆隆的炮声D.悦耳的歌声8.在装满水的长铁管一端敲击一下,在铁管的另一端会听到__________次声音,其中第一次声音是从__________传过去的,最后一次声音是从__________传过去的。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2)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