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流有力量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认识水流有力量;水位高,水流的力量大;流量大,水流的力量大2、指导学生学习对比实验的方法。3、培养学生实验的能力。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认识水从高处流下来的流量比从低处流下来力量大。教学难点总结使小水轮转动快的两个因素:水位高,流量大。课前准备水槽、铁丝、剪刀、易拉罐、水轮课时数:3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知问题谈话:同学们,你们见过海浪冲击岩石、瀑布飞流直下、水电站开闸放水的情景吗?为什么会有这样壮观的景象呢?流动的水可以产生力量(板书课题)学生观察汇报。培养观察能力与导入新课一举两得。二、探索体验解决问题老师这里有一个小水轮,你能用水流的力量使它转起来吗?试一试。你们的小水轮转起来了吗?在刚才的实验中有什么发现吗?谈话:水轮转得快是因为┅┅转得慢是因为┅┅你认为在什么情况下水流的力量比较大?什么情况下水流比较小呢?猜一猜。在学生的方案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做以下对比性实验:1、流量大小的对比实验①用两个不同流量(孔有大有小)的易拉罐盛水,在同一个高度进行冲小水轮的实验。②在小组实验的基础上,由学生自己发现大孔的易拉罐水流的多,小水轮转动得快。2、水位高低的对比实验①强调用小孔的易拉罐水冲小水轮,使小水轮转动起来。②用小孔的易拉罐水冲小水轮,想办法使小水轮转得快。③小组讨论:在学生实验的基础上,由学生自己发现易拉罐举得越高,小水轮转动得越快。3、兴趣活动,游戏比赛(1)找两个身高不同的学生参加比赛。(2)高个使大孔易拉罐,矮个使小孔易拉罐,同时进行冲小水轮实验。(3)学生观察:哪个小水轮转动得快?(4)提问:为什么高个同学冲的小水轮转动得快?(5)总结比赛结果:水位高,流量大,水流的力量就大,所以小水轮就转得快。小结:水的高低我们称为水位,水流的快慢我们把它称为流速,水的多少我们称为流量。看来水位、流速、流量就是影响水流力量大小的主要因素。2、水力的利用一、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观察和思考,知道水流有力量,认识人类对水力以及对风力、太阳、矿产等自然资源的利用。2、认识到水力是自然资源的一部分,是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是可被改造和利用的。3、意识到从小要热爱自然,关心自然,做大自然的朋友,树立正确的自然观。二、重点、难点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认识水流有力量,我们可以利用它。让学生认识到水力是自然资源的一部分,自然资源还有很多很多,都是可以被我们人类改造和利用的,从而意识到从小要热爱自然,关心自然,做大自然的好朋友是本课的难点。课时数:2课时三、教学过程(一)观察导入激活思维1、出示小水轮的模型,演示小水轮转动的实验,提出观察要求:“小水轮是如何转动起来的。”2、出示“木排顺流而下”及“洪水冲毁树木、房屋”的投影片让学生仔细观察。3、引导学生针对实验和投影片上出现的现象展开讨论,议一议自己的感受,说一说自己的看法,谈一谈小组的共识。4、小结学生发言,引出课题,板书课题。二、观察讨论深入理解1、利用看录象、投影出示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利用水力的相关资料,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看了这么多资料,你有什么想法?在小组中议一议。2、巡回了解学生讨论情况,并适时给以帮助和指导,尤其应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说明水力的利用。3、组织学生把自己收集的相关信息和其他同学进行交流,认真倾听学生发言及时捕捉闪光点,给于鼓励;抓住分歧点,激起矛盾冲突,引导他们进行争辩。4、根据学生的发言,总结人类对水力利用的现状和存在问题。三、激活思维深化认识1、激活思维:水力可以被人类所利用,那除了水利,大自然还有哪些资源是可以被改造,被利用的?2、利用录象资料创设问题情境:现在你想说什么?先说给小组同学听一听。3、巡回了解小组讨论情况,及时加以指导。教师小结自然资源的丰富性。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前景的广阔性,以及保护自然的重要性。四、全课小结拓展延伸1、教师课堂小结2、拓展延伸: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何收获;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些什么;如何让更多的人知道你的收获呢?3、水的压力一、目的要求1.指导学生认识水的压力——水对容器的底和壁都有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