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器对运算能力的影响组长:黄煜婷组员:周庆龙刘欢赵梓合孙天翼(高一、一班)指导教师:罗老师一、课题的说明及研究的意义:甘肃省高考数学说明明确规定: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考试限定用时120分,不允许使用计算器。试卷结构分第Ⅰ卷和第Ⅱ卷。试卷满分为150分。第Ⅰ卷为单项选择题,主要考查数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共12题,60分。第Ⅱ卷为填空题和解答题,主要考查数学的思想、方法和能力。填空题共4题,16分。填空题只要求直接填写结果,不必写出计算过程或推证过程。解答题包括计算题、证明题和应用题等,共6题,7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推证过程。命题注重考查考生的数学素养,鼓励考生多角度、创造性地思考和解决问题,也就是说同一道题可以有多种解题方式。1、背景说明(怎么会想到本课题的):经过我们调查和研究发现,计算器犹如一把双刃剑,既有利也有弊。使用计算器能把学生从繁琐的运算中解放出来,扩充学生的数学能力,提高数学学习质量。但是,不恰当的使用,也会造成不利的影响。长期使用,会造成运算能力下降,使学生的计算能力得不到提高,更何况高考不允许使用计算器。在长期的学习中发现现在的中学生对计算器有很大的依赖,很简单的口算题目都要用计算器。离开了计算器,有部分同学就变得焦虑,学生运算的准确率就下降。看来计算器对学生计算能力确实有一定的负面影响。2、课题的意义(为什么要进行本课题的研究):计算器引入课堂教学是历史的必然,一方面,进行大数目的加、减、乘、除的四则运算,使用计算器可以减少计算时间,提高计算速度,另一方面,借助计算器可以引导学生探索一些复杂的、更为现实的应用问题。从教学的实际效果来看,计算器的引入对减轻学生负担,缓解学生对计算的恐惧心理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但如果教师不严格控制,合理安排,学生的计算正确率就会大大下降。希望通过本次课题研究可以让学生们认识到过渡使用计算器会导致口算能力的下降。3、课题介绍使用计算器给学生的计算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但过分使用计算器也使学生的口算能力有所下降,让学生们了解计算器的危害的同时,也能意识到该问题的存在,以减少计算器带来的负面影响。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和方法(可按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或布鲁姆目标分类法)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和方法的阐述)三、参与者特征分析(重点分析学生有哪些共性、有哪些差异,尤其对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影响的因素。)高中的学生自主研究的能力已经具备,能够多个同学之间相互合作进行一些合作学习、开展一些研究活动,同时,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对于研究过程中需要的调查、网络搜索等一些能力已经具备,学生对于探究活动的兴趣浓厚,且思维活跃,乐于和同学交流,善于表达自己,渴望得到同学和教师的赞许。但有的学生可能认为计算器方便、好用、准确度高,这就要作好解析说明:让学生明白不是不使用计算器,而是合理使用,使之不影响我们的数学运算能力,力求使学生配合。四、研究的目标与内容(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通过哪些内容的研究来达成这一目标)计算器的过度使用削弱了学生的运算能力,影响了学生数学素质的提高。我们必须引导学生合理使用计算器,一方面要保障运算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也要能熟练地操作计算器,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五、研究的预期成果及其表现形式(研究的最终成果以什么样的形式展现出来,是论文、实验报告、实物、网站、多媒体还是其他形式)资料调查、问卷调查、小论文、学习资源(网络课件等)综合评价六、资源准备调查报告表、网络、调查问卷、口算测试卷七、研究性学习的阶段设计为了更好的反映其弊端,我们随机抽取部分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经过分析,有40%的学生经常使用计算器,缺少数学思维的训练,造成自身的运算能力下降。而有部分学生认为自己运算能六还不错的学生,他们都说运算能里好,那是因为自主勤练很少依赖计算器,或者是在小学、初中时,老师严格限制使用计算器,使自己不能太多使用计算器而苦练基功。有90%的学生一致认为使用计算器影响了运算能力的提高,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器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