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谁是下毒者27VIP免费

谁是下毒者27_第1页
1/1
谁是下毒者一位专门从事蝴蝶研究的生物学家在研究蝴蝶从蛹中挣脱出来的过程时,发现其艰难程度令人怜悯。他的妻子实不忍看到蝴蝶出蛹的艰辛,于是就用手术刀在蛹上轻轻划了几道痕迹。当她看到蝴蝶轻松从蛹中出来时,欣慰地笑了。可是不久他们就发现,经“帮助”的蝴蝶身体特别肥大,翅膀特别小,根本飞不起来。其实,这个真实的故事蕴含着深刻的哲理。阿莫说:“当一个孩子感到,所有的家庭成员都对他爱护备至,每一个人都心甘情愿地为他效劳,每一个人都争相爱他的时候,这个孩子的情感和意识里就会产生‘毒素’”。他会认为,他是家中唯一的宝贝,所有人都是他的仆人,他会忘记其他家人也应该得到关爱。父母的过度爱抚,剥夺了孩子的生存能力。作为一名从事20多年的教育工作者,我想大声告诉各位家长:爱孩子是一种本能,连老母鸡都会做!但是如何去爱,却是一门伟大的学问!溺爱是害不是爱。父母与子女有着割舍不断的血缘关系,子女是父母生命的一种延续。舐犊情深,为子女着想这是人之常情,也是人人都可以理解的事情。唐代诗人罗隐有两句赠友诗:“国计已推肝胆许,家财不为子孙谋。”他推崇的是为国家大计要不惜肝胆涂地,却万万不要为子孙谋家财。林则徐写有一幅对联:“子孙若如我,留财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意思说,如果子孙后代像我这么廉洁,留钱给他干什么,他本来就很贤慧和聪明,我把钱和财产留给他反而损害了他奋斗的意志。子孙不如我,那留钱给他,反而使他好逸恶劳,坐吃山空。留的钱越多,他就越是胡作非为,越是增加其过错。古代圣贤都能如此深明大义,以超凡的胸襟对待子女问题。难道我们连这一点都不明白吗?对子女过度地溺爱,是爱不是害。“溺爱”是毒,不可施之。孩子的人生只有一次,千万别让他们在溺爱中迷失了方向。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谁是下毒者27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