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关于中考历史复习课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VIP免费

关于中考历史复习课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_第1页
1/2
关于中考历史复习课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_第2页
2/2
关于中考历史复习课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在自2005年新疆实行新中考以来,历史作为中考科目至今已7年,作为连年备战中考的教师,我经历了最初中考复习的盲目和误区;近年历史中考形势不断变化,我也经常思考怎样上好中考复习课?怎样复习才能扎实有效?历史中考复习常见误区:(1)简单的知识点重复,缺少对考点的整合。(2)因为开卷,基础的历史知识无需记忆。(3)过于依赖市面上各种开卷必备速查资料,只注重学生的翻书,不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训练。(4)复习课即大量的习题训练课。(5)认为复习课与常规课不一样,不需注重三维目标。(6)复习课随意性大,不严谨。(7)不注重解题指导。一、中考历史复习有效性的前提——教师务必钻研中考,提升自身的素养分析2005—2012年的新疆中考试题,尤其是近两年中考试题,试卷具有如下特点:(1)综合性:命题越来越倾向中外史知识综合联系、比较,知识点的纵横跨越大,历史线索性越来越强,更注重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整合、迁移、探究等思维能力,已经打破单纯性按教材顺序,中国史、世界史模块考查的命题思路;(2)开放性:如谈谈感悟、启示、对策等试题所占分值增大,此类题答案灵活,不求唯一,注重学以致用,注重考查学生独立运用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单纯的从教材本身寻求结论是不可能的;(3)灵活性:如试题设计角度多变、表达方式灵活,情境创设巧妙,注重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单纯依托于教材的表述和僵化、教条的教学是不够的。通过对中考试卷的分析,教师必须加强自身的学习和准备:(1)教师必须深入学习和研究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那里明确规定了考试的指导思想、命题原则、考试目标、题型和考试内容等,深入领会能力为重的核心思想;(2)教师必须研究历年中考试卷的题型、难度、内容、趋势,研究历年中考试题与课程标准、《考试说明》的契合度,明确复习目标;(3)教师要对教材重新梳理和整合,结合考点灵活驾驭教材,变换视野和角度创新构建知识体系,加强知识储备;(4)教师要加强对学情的分析,准确定位复习方法和策略;(5)教师要总结、交流历年中考复习的经验和失误,合理规划复习。二、中考历史复习有效性的关键——教师务必精心备课1、合理设计复习计划计划是复习课的总纲,中考复习时间紧任务重,合理制定复习计划,有助于教师根据学情合理规划复习阶段的复习重点、时间及目标,为实现目标所采取的手段和策略,每课时所授内容,包括测试、模拟训练的时间安排等,教学针对性强。这两年我总结复习经验,结合校情和学情及历史开卷考试更注重考查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的特点,打破常规复习模式:第一阶段以专题纵向复习为主,基础复习为辅,专题复习与基础复习相结合,以线带点,例如:新疆中考考试说明的第一部分中国近代史的考点林则徐虎门销烟、中英《南京条约》、鸦片战争的影响等13个考点。我将上述13个局部的、分散的、零碎的知识点以近代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为线,带动若干细碎考点的复习效果更好,不但能节省按照考点一条条梳理所花的时间,也能提升学生的能力,可以让学生形成历史线索,理解历史现象,形成历史概念。第二阶段以综合复习为主,整合中外史知识点的横向联系,结合时政热点、焦点,以点成线;例如:《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权利法案》等一系列文件,教师引导学生对内容、影响对比分析,学生可探究出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意义,以点成线,进一步提升学生分析、比较、理解能力。第三阶段模拟训练,以审题、解题、答题能力训练为主,注重解题方法、答题习惯的培养和训练。2、准确制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目标明确才能达到预期复习效果。教师不仅明确设计目标的目的,还要明确达成目标的方法;知识与技能目标可按照课程标准设定,重要和较难设计的是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设计,需要教师认真思考,精心编制,绝不可以因为复习课而忽视甚三维目标。3、巧妙整合知识要点从近几年中考试题可以看出以主题的方式呈现出来考查学生是中考命题的主旋律,如:战争与和平、团结与合作、改革与创新、民主与法制、大国崛起...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关于中考历史复习课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