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小学生处于身心发展阶段,各方面都还没有发育成熟,尤其是其心理方面,尚不具备较强的学习自控能力和强烈的学习动机,并且小学生的最大特点就是活泼好动,这一切都使得小学生的课堂倾听能力比较低,所以教师要利用课堂交往的心理机制,提高学生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倾听能力。1、创造适宜的环境,默化倾听意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良好的教学环境中能轻松的去学习而不会有太大的心理压力。为此教师要做如下几方面的工作:首先教师要在班级中教师要注重自己的形象。作为教师要为人师表,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树立和蔼的形象,是小学生不会有怕老师的心理倾向,这样学生学习起来才会开心,没有太大的心理压力,如此学生才能够认真倾听教师讲课。其次教师要在班级中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作为教师,要平等对待班里的每一位学生,不能因为某些学生成绩好而对其倍加关心,也不能因为某些学生成绩差而对其冷落歧视。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要认真倾听每一位学生的发言,让学生明白教师在课堂中也会倾听。教师在倾听过程中不轻易打断学生的发言,对于正确的发言教师给予表扬,而对于不正确的发言,教师首先应当对其进行鼓励,然后再指出其错误。由于教师的榜样作用,学生在课堂上也会在适宜的教学环境下学着去倾听。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倾听能力兴趣是学习最好的导师,在课堂上学生有兴趣学习才会认真倾听教师讲课,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讲到加法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创设模拟情景,教师假设学生们去动物园玩,这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的幻灯片技术以及图片等形式为学生展现出动物园的情景,上面有很多动物。学生看完后教师问学生“大家看到了什么?”学生回答:“我们看到了14只猴子、12只老虎、6只狮子…….”这时候教师可以问学生:“猴子和老虎的总数是多少?”学生可以对此运用所学到的加法来运算。这样进行教学不仅能使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中的问题,并且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有效提高学生课堂的倾听能力。3运用恰当策略,增强倾听的实效在小学的数学课上,教师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提问来提高学生的课堂倾听水平。但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方式只能对被提问到的学生有效果,而没有被提问到的学生在此过程中无所事事,认为提问到别人就没有自己什么事了,所以也就没有进行倾听。这时教师要注意使用恰当策略,让没有被提问到的学生也要注意倾听,来增强倾听的实效。例如在讲到二位数除法的时候,教师在课堂上提问一个问题“72除以12等于多少?”然后教师让几个学生起来回答问题,在此过程中教师也要对其他学生布置任务,让他们注意倾听被提问学生的意见。例如教师可以让其他学生认真听请被提问的学生是怎么算出来的,对比一下自己的算法,看看有什么不同,然后教师会让一些学生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在“倾听”中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在“倾听”中,让学生有效自主的学习。“学会倾听”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今后的数学课堂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倾听者”,并引导他们在听中质疑、听中解惑,从而在倾听中打开学生自主学习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