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孤山蘇堤白堤阮公墩小瀛洲花港观鱼苏堤春晓雷峰夕照柳浪闻莺南屏晚钟平湖秋月曲院风荷三潭映月双峰插云张岱制作人:刘玲学习目标:欣赏雪后西湖的奇景。把握文章运用的白描手法。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品析奇景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作者叠用三个“与”字,把天空、云层、湖水之间浑茫莫辨的壮阔雪景表现了出来。这是对湖心亭雪景的总体描绘。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条)湖心亭一点(座)与余舟一芥(艘)舟中人两三粒(个)而已。“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作者通过这些高度准确而形象的数量词,暗写出视线的移动、景物的变化。这是简约的画,梦幻般的诗,给人一种似有若无的、依稀恍惚之感。抓住了景物的突出特征来写,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高度抽象、概括,长与短、点与线、方与圆、多与少、大与小、动与静简洁概括。白描是一种描写的方法。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是指一种不加色彩或很少用色彩,而只用墨线在白底上勾勒物象的画法。作为一种描写方法,是指抓住事物的特征,以质朴的文字,寥廖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写方法。白描用于写人,只需三言两语即可勾画出人物的外貌和神态,使读者如见其人。白描用于写景,只需几笔就可勾勒出一幅鲜明的图画,使人如临其境。白描用于写事,也只要几笔就可使事态毕现,生动形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直写山“连”;“夏水襄陵,沿溯阻绝”直写大水猛涨,江水汪洋。——《三峡》“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鲁迅《故乡》中的杨二嫂“他留着浓黑的胡须,目光明亮,满头是倔强得一簇簇直竖起来的头发……”——唐韬《琐忆》中的鲁迅先生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答谢中书书》“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三峡》“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记承天寺夜游》渲染烘托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我看见奔流似的马群,深夜嗥鸣的蒙古狗,我听见皮鞭滚落在山涧里的脆响;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斑斓的山雕,奔驰的鹿群,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带着赤色的足金;我想起幽远的车铃,晴天里马儿戴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狐仙姑深夜的谰语,原野上怪诞的风……——《土地的誓言》端木蕻良白描简练自然质朴不事雕琢小试牛刀春草太阳校园一角你的同桌你的语文老师课堂小结:作者抓住了夜色中雪景的特点。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正是茫茫雪景中的亮点,这正透露出作者游湖观雪的雅趣,显得悠远脱俗,卓然独立。齐读课文,回味文章,再一次随作者去欣赏湖心亭雪夜的美景。布置作业1.背诵并默写课文。2.收集有关“西湖”和“冬雪”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