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商贸工作总结报告20XX年,区商务委按照“抓规划、抓落实、抓重点、抓调整”的要求,突出“一河五区”重点,在产业调整、商圈营销、平台经济园区、电子商务、外资服务、市场调整、节能减排等方面完善工作机制,拟定推进办法,加大工作力度,取得一定成效。一、推进产业结构,落实现代服务业、商贸业、工业、外资外贸及节能减排等指标的完成现代服务业。现代服务业实现区级税收12.01亿元,占区级税收比重为17.54%。商贸业。商贸业实现区级税收10.76亿元,占区级税收比重为15.71%。实现区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6.68亿元,同比上升3.04%;实现区域商品销售总额3505.98亿元,同比上升15.39%。工业企业。实现区域工业销售产值225.95亿元,同比下降6.47%。新增区级企业技术中心12家;淘汰劣势企业8家。外资外贸。外贸进出口总额38.82亿美元,同比下降8.62%。合同引进外资3.33亿美元,同比下降48.85%;实际利用外资5.26亿元,同比下降14.44%。节能减排。1-11月,工业产值能耗0.006吨标煤/万元,同比下降4.43%;工业能耗总量为8.83万吨标煤,同比下降4.43%。二、服务“一河五区”重点地区,发挥牵头和引领作用;建立重点地区联系工作机制,做好苏州河办公室工作,参与中环商贸区、长寿商业商务区工作苏州河。加快苏州河国际休闲旅游开发建设,协调苏州河游船运营,推进工业艺术中心项目启动,推进梦清园合作开发。金中环。打响“金中环”名片,运用20XX上海旅游节、购物节平台,组织“普陀旅游-中环商贸区”花车制作和梅川路-真光路花车巡游,举办“上海玉佛素斋节”和“旅游集市”提升商圈人气。第1页共4页新长寿。支持上海环球港试营业,以20XX上海旅游节、购物节为契机,支持“环球港旅游文化购物节”。大桃浦。推进桃浦地区转型发展工作,基本完成7.9平方公里内的企业排摸,启动申报桃浦产业专项资金,组织桃浦地区产业规划研究和桃浦地区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制定。推进长风生态商务区开展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申报三家企业20XX年度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项目,推进近铁城市广场建设;协调真如副中心引进总部企业,帮助解决问题。推进梅川路时尚休闲街、新会路特色风貌街、大渡河路1550弄等商业特色街建设。三、推动产业平台建设,提升区域经济影响力推进平台经济园区三年行动计划制定和平台命名,明确平台经济园区的工作机制,加快建立和完善平台经济园区的扶持政策,切实加强平台经济园区的组织领导。十个平台经济园区。发挥陆上货运交易平台集聚功能;协调上海有色金属交易中心有形、无形市场建设;支持m50国际艺术及创新产业交易平台正式运营;协调中山化工市场交易平台;发挥跨国采购服务平台效应;推进电科所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成为行业标杆;推进西北保税平台完成功能转型;培育、支持中鑫贵金属交易平台;推进上海环球港成为上海时尚、旅游的新地标;提升xx市场交易平台能级。四、制定产业规划、推进方案、扶持政策等,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和举措两个规划。完成区商业规划、启动区旅游规划编制。四个思考。完成加快推进《xx区商品交易市场建设的研究报告》、《苏州河旅游开发的思考》、《xx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考》和《电子商务与实体商贸业发展的思考》四个课题。六个规范。完成并实施新设立商品交易市场、停车场、物流企业、汽车修配厂、二手车交易公司、再生资源回收站点等规划评估。产业政策。拟定商业商务支持政策制定,包括特色街管理办法、商圈及社区商业营销支持办法,拟定《xx区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草案)》《xx区推进品牌建设工作方第2页共4页案》和《xx区推进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方案》。分析报告。编制外资联合年检分析报告和民营经济产业分析报告。五、服务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发展总部经济,推进节能减排深化“三个一批”的市场调整思路,提升、鼓励一批市场功能性平台建设,引进、支持一批电子商务型企业,调整关闭一批并先后关闭、调整曹安农产品、三官堂禽蛋等9家低端、初级市场,抓紧农贸市场的标准化建设与改造,提高市场能级和服务创新能力。健全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立中小企业服务中心街镇分中心和园区服务站。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