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人民币》说课稿教材分析:《认识人民币》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人民币是我国法定的货币,在人们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让一年级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掌握的100以内的数的知识来认识货币。一方面使学生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懂得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加深对100以内的概念的理解,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学生分析:一年级儿童年龄小,缺乏社会经验,上市场购物的机会也少,对人民币只是初步认识。本节课的教学会使学生对人民币有进一步的认识,使学生在简单的活动中感知人民币的币值和人民币的商品功能。设计理念:数学知识要加强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每人学有价值的数学,适当调整教材的呈现方式,力争体现《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教学目标:1、熟练地识别人民币,认识人民币的币值,在人民币的币值与数字之间建立联系。2、在了解人民币单位的基础之上,熟练地掌握不同面值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教学重点:1、使学生熟练的掌握人民币单位之间的换算。2、掌握人民币不同币值的相互转换。教学难点不同人民币之间的换算。教师准备1、多媒体课件。教学步骤:一、回顾知识,导入新课。1、引导:上两节课里,我们已经了解了数字是有序的,也是有大小的。2、数字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广泛,其中最重要的方面就是人民币的应用。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人民币。二、人民币的认识1、出示课件,展示不同币值的人民币,老师引导学生识别每张纸币和硬币。2、提问:人民币都有哪些单位呢?3、引导:在生活中,我们天天都要使用人民币。元、角、分之间可以进行相互转换,存在着一定的转换关系,那谁能告诉我一元可以换成几角?一角可以换成几分呢?它们之间的这种换算关系是什么样的呢?4、小结元、角、分之间的换算关系:元与角、角与分之间是十进位的关系:1元=10角:1角=10分。而元与分之间是百进位的关系即:1元=100分。(学生齐读)5、放映幻灯片,显示练习题:2角=()分;3元=()角;50角=()元6、14角=()角()分1元6角=()角7、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然后集体纠正,老师评讲。三、不同面值人民币的转换1、讲解:人民币存在着不同的面值,不同的面值之间是否可以转换呢?2、肯定学生的回答,寻找一定的规律。3、放映幻灯片,让学在练习过程中找出其他的有规律的倍数关系:一角可以换()个一分或()个五分;二角可以换()个一角;一元可以换()张五角;十元可以换一张五元和()一元;五十元可以换二张二十元和()张十元。4、提问;通过练习你们可以发现什么倍数关系呢?5、再让学生做练习:五角可以换()张二角和()张一角;十元可以换()张五元和()张二元和()张一元;十元还可以换()张二元或()张五元。6、提问:通过以上练习,大家能总结出什么规律呢?7、对学生的回答和思考能力给与肯定,并要求学生下课后继续思考不同面值人民币的关系,寻找其中的规律,下节课进行提问。四、总结:老师和学生一起归纳总结本节课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