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纪律和规矩的底线》有感近日,公司统一下发了《纪律和规矩的底线》一书,该书以案例的形式反应了党员干部在言行方面的注意事项。对党员干部可能发生的错误给予警示。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时全面从严治党的再动员、再出发。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反复强调,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必须抓早抓小,防止小错酿成大错、违纪走向违法。党员干部的负面言行,就是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所谓负面言行,主要时党员干部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经常出现的一些牢骚话和不负责任的言行,甚至是雷言雷行。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纪委和各级纪律检查机关,坚持从严管党治党,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抓早抓小,从严正风肃纪,查处违规违纪行为,取得了明显成效。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由于积习甚深,当前党员干部在作风方面沾染不良习气,无视规矩和纪律等行为仍然不在少数,如果不从小处入手,解决一个个具体问题,刹住一股股歪风,任其发展下去,养痈遗患,全面从严管党治党就会成为一句空话。这既是对党的事业不负责任,也是对干部的不负责任。“不虑于微,始贻大患;不防于小,终亏大德”。实践证明,党员干部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多是从不守规矩、漠视纪律开始的。从主观上说,党员干部自身的规矩意识、纪律观念淡薄是原因之一;从客观上看,由于没有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把纪律和规矩立起来、严起来,导致一些党员干部身上的小毛病、小错误没有及时得到提醒、纠正,逐渐演变为大问题、大错误,最终滑向了腐败的泥潭,是另外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作为党的纪律检查机关,不仅要解决好“不敢腐”的问题,更要解决好“不能腐”、“不想腐”的问题。要慎始慎初、关口前移,注重细节、防微杜渐,能管多早管多早,能管多小管多小,切实做到防患于未然。通过抓早抓小、严格执纪,促使党员干部远离纪律和规矩的红线。”严明纪律要抓早抓小。对党员干部身上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及时教育,适时引导,消解在萌芽状态。日常第1页共13页工作中,要三令五申,严明纪律,强化干部的纪律意识。要严格执纪、动辄则咎,抓早抓小,让纪律和规矩成为不可触碰的底线。第二篇:读《纪律和规矩的底线》有感1025读《纪律和规矩的底线》有感当合上《纪律和规矩的底线——党员干部负面言行提醒手册》这本书的时候,内心是那么的不平静,总觉得自己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国企管理者,自己一直时刻注意自己政治素养的提高和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但读了这本手册,真得感觉自己还差点很多,还需要不断提高自己,把这本手册的言行提醒牢牢记住,时刻提醒自己,不要有这些负面言行,同时也要主动告诉身边的同志不要有这种言行,并积极监督自己和他人,使大家都能够共同进步,不断完善自己。这本手册告诉我们如何对待理想信念。如何对待纪律和规矩。如何对待组织。如何对待群众。如何对待工作、生活、学习。哪些负面语言是要不得的,哪些行为是做不得的。时刻提醒我们党员干部规范、约束自己的言行,引导我们党员干部“说合适的话,做合适的事”,提高制度的约束力和警示度。让我深深认识到,言谈举止无小事,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不只代表个人,还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对照手册中的53种日常具有代表性的负面言论和行为,我自己进行了对照,我惊讶的发现自己竟然也有,或是对于这些言行并没有表明坚决的态度,制止这种行为。对此,我感到深深的羞愧,还好,我们的党是开明的党,治病救人,让我及时看到了这本手册,让我自己又深深反思了自己。“凡事不能做得太绝,你好我好大家都好”,这种老好人的思想要不得,“这年头老实人吃亏,干得好不如说得好”这种不务实的思想要不得,“应酬多,读书少”这种借口要不得。都说中国是个人情社会,什么事情都需要人情,其实在制度、规矩面前,人情显得没那么重要,只要按程序办事,按规矩做人,严格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时刻怀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服务意识,不断提高自己,这些负面的言行就会离我们越来越远。读了这本手册,不禁又对自己进行了反思,思考自己今后第2页共13页的方向。我想我会重拾思绪,继续坚守自己的信仰,继续前行。我会坚守自己做人的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