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中秋国庆党员干部廉洁自律心得体会汇总【4篇】中国人有着崇尚礼节的习惯,有着你来我往的走动,人情交往没有什么不可以,但是绝不可变成权钱交易,下面是小编带来的,有兴趣的可以看一看。中秋国庆党员干部廉洁自律心得体会1中国人崇尚礼节,节庆期间习惯互相走动,送一些小礼品联络感情。人情交往本无可厚非,但对于手握公权力的政府官员,这种礼尚往来之风有异化为权钱交易的可能。因而,每逢节日,都是四风问题反弹的高发期。过往的很多案例也表明,很多党的干部腐化堕落都是从节日收礼开始的。为了建设清正廉洁的干部队伍,为了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对四风问题,就应该牢牢把握常长二字,以坚持不懈的努力换取廉洁的官场生态。而在监督层面,基层单位的反腐工作任务繁重,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不可能面面俱到,需要依靠、发动群众监督,确保反腐败的持续性和生命力。尤其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客户端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群众发现各种不良四风问题,可以随手拍下来,不会出现电话投诉表述不清、口说无凭的情况,每部手机都是一部暗访器材,解决了取证难的问题,做到了有图有真相。因而,近年来各地纪委都曾推出了随手拍app,鼓励群众争当四风问题的监督员。本次中纪委网站上也开辟举报窗口,鼓励网友通过网站、客户端和微信公众号等多媒体渠道反映问题,这将极大地提高公众对反腐败斗争的参与度,充分发挥这些社会监督增量的优势,让节日腐败无处遁行。每到中秋节、国庆节,逢节必令(通知)已成惯例。这传递出了明确的信号: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中央落实八项规定的决心和恒心一直未变,反腐败绝不是一阵风,官员不要有侥幸心理。反四风的主要目标是让廉洁过节成为一种习惯和风气,让每一名党员领导干部树立起廉洁的价值取向。希望每名领导干第1页共5页部能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过一个风清气正的国庆节。中秋国庆党员干部廉洁自律心得体会2万里此情同皎洁,一年今日最分明。中秋节如期而至,这是一个有着文化沉淀的传统佳节,也是世人寄予祝愿的美好日子。同时,这也是一个与清廉相关的特殊节点。日前,中央纪委公开曝光八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释放的信号很明确:紧盯节点纠四风。廉不廉看过年,洁不洁看过节。中秋节、国庆节都是大节对此,相关部门未雨绸缪,提前应对,值得激赏。正如中央纪委国家监察委网站刊文称,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紧盯节日期间易发多发问题,采取早打招呼、通报曝光、强化监督检查等措施,持续保持纠正四风高压态势,严到底、不退让。清辉澹水木,演漾在窗户。中秋月圆,清辉盈门,在全家团圆之际,话家风、谈家训、说家教,绝非多此一举。特别对于党员干部来说,更应该把中秋节当成传承家风的绝佳平台。清辉与清廉搭配,皎洁与廉洁辉映,扣住这一主题,把廉和洁刻在心里,落实在行动上,浸润于家风中,上不辱没祖先,下不辜负子孙。更重要的是,廉洁本就是党员干部所应具有的基本素质,也是必须遵守的制度规定。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对于党员干部尤是如此。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从近年来查处的腐败案件看,家风败坏往往是领导干部走向严重违纪违法的重要原因。如果涵养好的家风,管住家人,不让妻子、儿女手乱伸,一些干部可能就不会落马了。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传承好家风不是小事,也不是私事,党员干部应该以身作则。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明确提出: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更是要求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注重家庭、家教、家风,教育管理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由此可见,党员干部从自身第2页共5页做起,在传承家风上有追求,并有严要求,就能对家庭和美、对反腐倡廉等方面大有益处。以重要节点抓党风,这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制度安排。几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XX省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就强调了这一要求。当时,中秋节刚过,习近平指出,今年中秋节中央纪...